"已滅絕"的澳大利亞青蛙在最後一次目擊 30 年後再次出現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黃斑鈴蛙 (Litoria castanea) 上次觀察到是在 1970 年代,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在野外已經滅絕。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致命的壺菌的受害者,這種真菌已經摧毀了世界各地的兩棲動物種群。

但去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 (NSW) 的漁業保護官員 Luke Pearce 認為他在一條偏僻的溪流中看到了一隻黃斑鈴蛙,當時他正在尋找另一種瀕危物種。一年後,他與新南威爾士州環境、氣候變化和水務部的爬蟲學家 David Hunter 一起返回。他們一起發現了大約 100 只成年青蛙的種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們還發現了蝌蚪,其中六隻被收集並飼養至成年。這六隻青蛙現在已被安置在悉尼郊區莫斯曼的塔龍加動物園的圈養繁殖計劃中。

“這絕對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如果我能再次經歷,我會感到驚訝,” Hunter 告訴法新社。

那麼,當所有其他黃斑鈴蛙都消失時,為什麼這個孤立的種群能夠倖存下來? Hunter 認為該種群可能對壺菌具有某種抵抗力,儘管他說現在推測這是否屬實,或者為什麼,還為時過早。

有趣的是,儘管自從在野外看到這種青蛙以來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但澳大利亞政府從未放棄它。自 2001 年以來,該物種的正式恢復計劃一直在實施。

為了保護剩餘的棲息地,這對研究人員發現青蛙的地點尚未公開。

圖片:黃斑鈴蛙,© Gordon Grigg,由新南威爾士州環境、氣候變化和水務部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