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衣索比亞獅子、佛羅里達美洲獅、蘇門答臘犀牛和長江江豚是本週新聞中報道的瀕危物種。
真是有趣: 本週網際網路上議論紛紛,都在討論“新聞”,內容是關於一群在衣索比亞的獅子據稱如何從綁架強姦犯手中救了一名少女。 這個故事實際上可以追溯到2005年,但是——正如網路上時有發生的那樣——它突然獲得了新生,並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
我去年在研究關於最後20只衣索比亞獅子的文章時首次接觸到這個故事,這些獅子都生活在亞的斯亞貝巴一個相當悲慘的動物園裡。 我從未找到關於女孩保護者的可靠一手來源,因此我懷疑這是否真的發生過。 不過,這是一個好故事,有趣的是,在今年充斥著如此多可怕的強姦案的情況下,它如何在本週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它也為我的文章帶來了成千上萬的新讀者,這對於這些稀有的獅子來說只能意味著好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本週最佳閱讀: 肯亞的《明星報》採訪了拯救大象基金會創始人伊恩·道格拉斯-漢密爾頓。 阿加莎·恩戈託詢問為什麼非洲人應該關注偷獵大象,並得到了一些很棒的答案。
萎縮的紫羅蘭: 入侵的甘蔗蟾蜍已經殺死了太多澳大利亞本土野生動物,以至於其中一個物種,一種叫做黃點巨蜥(Varanus panoptes)的巨蜥,正在經歷體型變化。 所有超過一定尺寸的巨蜥都足夠大,可以嘗試吃有毒的甘蔗蟾蜍,結果這成了它們的最後一餐。 科學家們很難找到任何大型蜥蜴,這可能意味著大型蜥蜴都死了。
數數看: 一項新的統計發現,長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的數量在過去六年裡下降了50%,降至 1,000 只的低點。 奇怪的是,這與一些相同的組織兩年前確定的數字相同。
好吧,他們嘗試過了: 早在 2011 年,一隻名叫塞梅魯的猩猩成為第一隻被放歸野外的動物園出生的猩猩。 它在最初幾年表現良好,但現在我們得到訊息稱,它死於蛇咬傷。 我記得幾年前的電視節目猩猩島,該節目展示了圈養出生的猩猩如何缺乏必要的對蛇的恐懼,而這種恐懼本可以使它們在野外生存下來。 訓練猿類蛇是危險的,對於任何被放歸自然的猩猩來說,都是重要的生存工具,正如塞梅魯的死所表明的那樣。
本週最佳新聞: 一隻人工飼養的佛羅里達美洲獅,在兩年前母親被殺後作為幼崽被救出,已經被放歸野外。 它能活下來嗎? 誰知道呢,但由於僅剩下大約 160 只佛羅里達美洲獅,每一隻貓都很重要。
本週最壞新聞,第一部分: 唉。 每年在南非被偷獵的犀牛數量持續上升。 截至 4 月 3 日,這個數字為203 頭犀牛因犀牛角被殺(而且現在可能更高)。 2007 年全年僅有 13 頭犀牛被殺。 去年有 668 頭被殺。 南非是全球超過 90% 犀牛的家園。
本週最壞新聞,第二部分: 雙重唉。 新的研究表明,野外蘇門答臘犀牛(Rhinoceros sondaicus)的數量遠少於之前認為的數量。 之前的估計數字為 180 只。 IUCN 本週釋出的新估計數字將這一數字降至 100 只。 按照這個速度,我們將在今年年底前降至兩位數。
好吧,帶著這個令人愉快的訊息,這次就到這裡。 要了解本週更多瀕危物種新聞報道,請閱讀《大眾科學》上的常規“滅絕倒計時”文章,在Facebook上“喜歡”滅絕倒計時,或在Twitter上關注我。
照片:衣索比亞獅子,由萊比錫動物園的約爾格·君霍爾德和克勞斯·歐倫伯格拍攝。 經許可使用。 圈養的蘇門答臘犀牛 Ratu 和她的幼崽,由國際犀牛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