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導致12,000只極度瀕危羚羊死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過去兩週內,哈薩克已發現至少12,000只極度瀕危的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死亡,它們是一場神秘流行病的受害者。這些死亡事件約佔該物種全球數量的15%。

賽加羚羊的數量曾經超過一百萬只,但蘇聯解體導致在其分佈範圍內偷獵猖獗,95%的動物被獵殺。僅剩下81,000只羚羊分佈在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和蒙古的五個孤立種群中。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前,哈薩克的種群數量為26,000只,其中幾乎一半現在已經死亡。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這次疫情爆發?根據哈薩克政府的測試,羚羊死於巴氏桿菌病,這是一種影響肺部的感染。根據IUCN的一份報告,“巴氏桿菌病是由一種天然存在於健康個體中的細菌引起的,但如果動物的免疫系統因其他感染、中毒、壓力或營養不良而受損,則可能導致急性疾病和迅速死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亞專案主任奧爾加·佩雷拉多娃告訴《每日電訊報》,動物可能因異常寒冷的冬季和過熱的春季而營養不良,這可能導致了疾病的傳播。

負責該地區衛生和流行病學部門的哈薩克官員謝里克·伊馬努庫洛夫告訴法新社,感染可能已經過去,並預測不會再發生死亡事件。伊馬努庫洛夫說:“我們可以說感染的爆發已經過去並接近尾聲。”“我認為目前賽加羚羊不會再出現大規模死亡的新病例。”

哈薩克緊急情況部的一位發言人告訴《電訊報》,正在焚燒死去的賽加羚羊,以防止疾病進一步蔓延。

圖片:賽加羚羊,來自維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