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月早些時候,一個科學家團隊宣佈,他們開發出一種高科技方法來幫助拯救犀牛免受偷獵者的侵害:他們提議用馬毛(也由惰性角蛋白組成,如人類指甲)製造假犀牛角,然後用他們的產品充斥非法市場,從而大幅降低犀牛角粉的價格,以至於沒有人會再想殺死另一隻犀牛。
唉。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提出製造假犀牛角這種善意(但缺乏邏輯)的想法,而且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這應該是最後一次,因為有幾個原因表明,無論這個概念如何執行,都註定要失敗。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讓我們來探討一下。
也許最明顯的是,銷售假犀牛角對解決終端使用者對這些非法產品的需求沒有任何作用,而這些需求是由財富或虛假的藥用說法驅動的。這些最終是犀牛和許多其他物種首先被偷獵的原因。因此,消除銷售這些野生動物產品的經濟動機的最佳方法是讓消費者瞭解他們為什麼一開始就不應該購買這些產品。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方法奏效;在廣泛的公眾意識宣傳活動引起人們對這種做法對人類和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的關注之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終於開始在遏制中國的魚翅貿易方面取得進展。類似的倡議也已開始幫助削弱中國對犀牛角的消費者需求(謝謝你,成龍)。
在減少這些物種以及其他被大量販運的動物(如穿山甲)的產品市場方面仍需取得進展,但這正是蓄意銷售假犀牛角是錯誤的另一個原因:你越是說犀牛角市場的任何方面都是可以的,當你把這些假產品(或有限的真產品)拿出來出售時,情況就是這樣,市場就會擴大。我們以前就見過這種情況,在2008年一次性出售象牙後,象牙偷獵激增,這本意是想充斥市場並降低偷獵的盈利能力,但卻適得其反。在那之前,大象已經開始恢復,而現在它們正處於危機之中。犀牛已經處於危機之中——我們想讓情況變得更糟嗎?
從更廣泛和類似的意義上講,製造假替代品忽略了驅動這些野生動物產品銷售的許多方面的一個主要方面。在傳統亞洲醫學中,“野生”產品被認為比實驗室或農場生產的任何產品都更有效——因此也更有價值。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將其龐大的虎養殖場網路商業化方面仍然遇到麻煩(是的,你沒看錯)。消費者想要野生產品,因此即使你成功地將“假”或養殖產品商業化,這也將趨於使對所有這些生物副產品的需求正常化,並進一步刺激對從其原生棲息地偷獵的“名貴”動物的需求。
與此同時,一些富裕人士實際上正在投資 於滅絕的可能性。眾所周知,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富裕消費者會購買犀牛角、虎骨、活龜和其他物種,因為他們預計某個物種會變得更加稀有,甚至在野外滅絕,從而使他們的資產更有價值。透過在市場上增加假冒產品,這種威脅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是的,滅絕是可盈利的。
讓我們來談談這種假冒貿易的倫理方面。首先,許多消費者——那些實際上使用犀牛角粉作為“藥物”而不是為了最終出售而持有的人——已經受到了剝削。他們正在相信關於犀牛角具有療效的虛假說法,包括最近的、虛假的關於它可以治療癌症的斷言。透過銷售假犀牛角,你成為了謊言的同謀,並直接傷害了那些可以而且應該尋求更適當和有效醫療護理的人。
另一個倫理困境:你將如何將這些產品打入黑市,而又不會讓你的臥底人員直接受到運營野生動物販運網路的暴力犯罪分子的傷害?我們真的認為有人能夠將這些產品擠進專業的執法行動都未能關閉的非法市場嗎?那裡的成功機會似乎渺茫——而且可能很危險。
最後,讓我們解決房間裡看不見的大猩猩:銷售假犀牛角對解決引發偷獵的不平等現象沒有任何作用。通常情況下,人們非法狩獵是為了養家餬口。他們從偷獵中獲得的錢可能意味著舒適生活和捱餓之間的區別。當然,他們的工資來自秘密階梯上層的人——當然,一些偷獵者本身也更具犯罪意識——但如果我們想解決偷獵問題,我們始終必須考慮到當地人民的命運。
說了這麼多,我不得不指出,目前銷售假犀牛角的想法只是一種實驗室科學。研究人員完全承認,他們沒有實際的計劃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他們說,這取決於其他人如何真正弄清楚如何使他們的想法成為現實——所以目前這基本上是一種思想實驗,而不是一個具體的計劃。
我有一個更好的主意:讓我們把這個假犀牛角概念留在實驗室裡,致力於更實際的舉措,以幫助受威脅棲息地的犀牛和人民,那裡迫切需要真正的幫助。由於偷獵和非法販運仍然猖獗,犀牛沒有時間再做任何次要的事情。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2019年11月19日的The Revelator網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