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索諾蘭叉角羚被視為阻礙美國加強邊境的努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至少根據福克斯新聞的報道,在亞利桑那州保護近乎滅絕的索諾蘭叉角羚,使得阻止非法移民進入美國變得更加困難。

福克斯新聞的賈德森·伯傑寫道:“儘管有抱怨稱非法移民正在利用安全漏洞,並在這一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大量損害,但環保主義者和政府管理者一直在阻止海關和邊境保護部門在其棲息地擴大邊境技術。” 福克斯新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索諾蘭叉角羚 (Antilocapra americana sonoriensis)——更廣為人知的叉角羚的亞種——自 1967 年以來一直受到《瀕危物種法案》的保護,但這並沒有阻止它們在本世紀幾乎滅絕。 2003 年,在經歷了數年的乾旱之後,種群數量驟降至僅 21 只。 它迅速恢復,到 2006 年反彈至約 100 只,同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FWS) 將第一批人工飼養的索諾蘭叉角羚放歸亞利桑那州的野外。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下去:根據今年早些時候《亞利桑那共和報》的一份報告,到 2009 年 6 月,野生種群數量再次降至 70 只左右。

除了亞利桑那州的野生索諾蘭叉角羚外,FWS 還維持著約 70 只動物的人工繁殖種群,另外兩個種群生活在墨西哥。 一些墨西哥動物被帶到美國參加 FWS 的繁殖計劃,儘管運輸叉角羚並非沒有困難:許多進口動物死於 (pdf) “捕獲性肌病”,這是由過度勞累和過度緊張的生物體內乳酸積聚引起的。

為了加強其邊境監控能力,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 目前正在索諾蘭叉角羚的棲息地建造一座通訊塔——最初提議建造七座。 福克斯新聞報道稱,由於其他六座通訊塔可能對瀕危動物產生影響,FWS 阻止了它們的建設。

蒙大拿州米蘇拉市荒野觀察組織主任喬治·尼克斯告訴福克斯新聞,在該地區建造和隨後配備通訊站的所有活動都將損害環境,並在此過程中損害叉角羚。 正如《亞利桑那共和報》的文章指出,索諾蘭叉角羚的棲息地目前沒有柵欄或道路,這些是動物不喜歡跨越的——而 DHS 可能需要建造這些設施才能建造和配備其設施。 FWS 將叉角羚的主要威脅確定為柵欄(該機構表示“叉角羚不跳躍”)、棲息地喪失和車輛碰撞。

叉角羚看起來像是羚羊和山羊的雜交體,但實際上兩者都不是。 奇怪的是,它們現存最近的親戚是長頸鹿,但其分類學家族的所有其他成員都已滅絕。 索諾蘭叉角羚是北美洲陸地上速度最快的哺乳動物,最高奔跑速度超過每小時 95 公里。

照片:叉角羚 (Antilocapra americana) 透過維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