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這個選舉季,我們聽到了很多關於開曼群島銀行業務的訊息,但是開曼群島的瀕危物種呢?組成開曼群島的三個小島嶼——大開曼島、小開曼島和開曼布拉克島——是一些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瀕危物種的家園。至少就其中一種而言,它們甚至可能在開曼群島也待不了多久了。
人類發展和棲息地喪失已使開曼布拉克鸚鵡(Amazona leucocephala hesterna)和大開曼鸚鵡(A. l. caymanensis)陷入相當嚴峻的困境。這兩種鳥類都是古巴亞馬遜鸚鵡的亞種,只能在以它們名字命名的島嶼上找到,但是它們用於 shelter 和食物的許多樹木的喪失,使得原本 hardy 的鳥類更難 withstand 經常襲擊該地區的颶風。在颶風伊萬(2004 年)和帕洛瑪(2008 年)期間,數百隻鳥類死亡。
如今,大開曼鸚鵡的數量估計已降至 4,300 只。開曼布拉克鸚鵡現在的數量約為 425 只,其中只有 20 到 60 對繁殖對。生物學家警告說,開曼布拉克鸚鵡可能在短短 40 年內滅絕。目前最大的危險是,隨著新的住宅區在島嶼上湧現,鳥類用於繁殖和築巢的樹木正在消失。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的生物學家弗蘭克·里維拉-米蘭告訴《開曼指南針報》,“布拉克[鸚鵡]正在迅速衰落。那裡的發展太快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 impactful 故事的未來。
幸運的是,布拉克鸚鵡確實有一些朋友。開曼布拉克鸚鵡保護區由開曼群島國家信託基金會運營,維護著 280 英畝的受保護原始森林,其中 34 公頃是在 2005 年在 FWS 的資助下獲得的。但這可能不足以應對長期情況。保護區的網站上寫道:“鸚鵡的長期未來……關鍵取決於在布拉克島上保護足夠的原始森林區域,以支援這種天生瀕危的物種。”
開曼群島的兩種鸚鵡都面臨其他威脅。與許多島嶼一樣,貓和入侵鼠類的捕食是一個永遠存在的危險。這些鳥類有時也會被非法從野外捕獲,用於黑市寵物交易,儘管它們很少能存活足夠長的時間被出售。
另一種開曼群島特有物種,大開曼藍鬣蜥(Cyclura lewisi),代表著一個保護成功的案例。鬣蜥——在 2004 年才被認為是自己的物種,此前一直被歸類為古巴鬣蜥的亞種——幾乎被狗、貓(又是它們)和汽車 wipe out。到 2003 年,野生藍鬣蜥的數量估計只有 5 到 15 只。如今,一項繁殖計劃已將其數量增加到約 700 只。
藍鬣蜥恢復計劃主任弗雷德·伯頓告訴美聯社,該計劃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採用了低技術方法:用粗糙的木頭建造繁殖圍欄,圍欄中有狹窄的通道,幼年鬣蜥可以在那裡 shelter 以躲避捕食者。這些圍欄建於 2001 年,當年出生的每一隻幼年鬣蜥都存活了下來。恢復計劃還維護著用於飼養稍大鬣蜥的鐵絲籠。它們在大約兩歲時被釋放到受保護的薩利納保護區,那時它們已經足夠大,可以抵抗貓和其他捕食者。在該計劃中出生的所有鬣蜥都植入了微晶片,以幫助識別它們。
恢復計劃現在的目標是達到 1,000 只藍鬣蜥在野外生存的里程碑,他們可能在幾年內達到這個目標。伯頓說,在那之後,繁殖計劃可能不再是必要的了。
然而,這些物種都沒有完全脫離險境。如果有人想在開曼群島投資銀行以外的任何東西,我可以想到一些 worthy 的 recipients。誰知道呢,也許有一天開曼群島可能會像避稅天堂一樣成為野生動物的良好避難所。
圖片:大開曼鸚鵡,Paul Locke 拍攝,來自 Flickr。開曼大藍鬣蜥,Pete Markham 拍攝,來自 Flickr。根據 Creative Commons 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