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本週,釋出 IUCN 紅色名錄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稀有且具有代表性的㺢㹢狓 (Okapia johnstoni) 列為瀕危物種,該組織承認這本應在 2008 年就完成。這種棕色和白色條紋的森林棲息物種——外形略像斑馬,但實際上與長頸鹿有關——自 1995 年以來,由於偷獵和棲息地喪失,其數量至少減少了 50%。該物種之前在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類別。
對於任何關注剛果民主共和國(DRC)持續不斷的暴力和衝突的人來說,㺢㹢狓地位的改變不應感到驚訝,剛果民主共和國是該物種唯一的棲息地。“可悲的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近二十年來一直深陷內亂和貧困,”IUCN SSC 長頸鹿和㺢㹢狓專家組聯合主席 Noelle Kumpel 在 10 月 25 日的新聞稿中表示。“支援政府努力解決該地區的內亂和極端貧困對於確保 [㺢㹢狓] 的生存至關重要。” 剛果民主共和國已經制定了法律來保護被認為是該國國獸的㺢㹢狓,但武裝叛亂分子和民兵的持續存在使得執法即使並非不可能,也變得十分困難。
事實上,正是這些武裝團體目前對㺢㹢狓構成最大的威脅。“這些團體,”IUCN 報告稱,“阻止了有效的保護行動,甚至在大多數地點進行調查和監測,並參與和協助偷獵大象、叢林肉狩獵、非法採礦(黃金、鈳鉭鐵礦和鑽石)、非法伐木、木炭生產和農業侵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他們的Facebook 頁面上,㺢㹢狓保護專案表示,改進的人口普查技術有助於確定難以偽裝和難以計數的㺢㹢狓實際上已經瀕危,並將人口下降歸咎於戰爭和森林砍伐。“我們很遺憾這是官方訊息,”該組織寫道。“希望這能提高人們的意識,並幫助㺢㹢狓和處境類似的物種。”
照片由 Bob Jenkins 拍攝,由 IUCN 提供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