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尋覓:澳大利亞啟動可能已滅絕蜥蜴的搜尋

維多利亞草原無耳龍已 50 年未被觀察到,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尚未放棄希望

草原無耳龍,1991 年攝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傑拉邦貝拉。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你有良好的視力和一些空閒時間嗎?澳大利亞需要你。

維多利亞動物園已發出公眾呼籲,以幫助尋找一種 50 年來未被可靠觀察到的蜥蜴物種。維多利亞草原無耳龍 (Tympanocryptis pinguicolla) 最後一次被發現是在 1969 年,如果它不是僅僅躲藏起來,則可能成為澳大利亞大陸第一種爬行動物滅絕事件。

而躲藏是這種龍的拿手好戲。除了體型小、難以捉摸且擅長偽裝外,該物種甚至將其存在本身對科學家隱瞞到了今年。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上個月,研究人員宣佈,之前被認為是一種蜥蜴物種——草原無耳龍——實際上是四種不同的物種,它們具有細微的形態差異和獨特的基因構成,從而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之前的分類學名稱 T. pinguicolla 已分配給曾經在維多利亞地區發現但現在長期不見蹤影的蜥蜴。新發現的三種物種均在不同的地點被發現,它們分別被命名為堪培拉地區的 T. lineata;庫馬地區的 T. osbornei;以及巴瑟斯特附近的 T. mccartneyi

包括可能的滅絕在內的新龍物種於 5 月 22 日在期刊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宣佈。

該論文的標題將維多利亞龍稱為“澳大利亞大陸第一種可能的爬行動物滅絕”,但文章的措辭要謹慎得多。研究人員指出,該物種難以檢測,調查可能未涵蓋所有龍的剩餘棲息地。因此,他們寫道,“我們認為 T. pinguicolla 尚未達到被認為是已滅絕或極危(可能已滅絕)的標準。”

然而,其滅絕風險仍需評估,其他三個物種的滅絕風險也同樣需要評估。

主要作者簡·梅爾維爾告訴 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既然它們是四個獨立的物種,保護恢復團隊將致力於重新評估這些物種的狀況。”她還指出,之前公認物種的恢復計劃已過時十年,需要修訂。

如果維多利亞龍仍然存在,現在是找到它的時機。之前發現它的草原大多已被鋪平或轉變為農田,幾乎沒有可能的棲息地。 2017 年的一項研究 確定了一些可能的搜尋地點,但維多利亞動物園表示,2018 年的密集誘捕未能發現任何活著的龍。(然而,這項搜尋確實提高了他們對當地無脊椎動物群落的瞭解,表明這些地區仍然有可能支援蜥蜴。)

動物園仍在尋找,他們希望公眾能夠幫助進行尋龍之旅。動物園上個月 釋出:“我們需要你的幫助。”“在過去兩年中,社群報告了九起可能的目擊事件。經進一步調查,這些事件被確定為其他龍物種,但尋找的人越多,如果龍在那裡,找到龍的機會就越高。”目擊事件可以報告給 尋龍網站

維多利亞草原無耳蜥蜴仍然存在嗎?在最近為 The Conversation 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梅爾維爾承認可能滅絕的訊息令人擔憂,但很快補充說:“我們還沒有放棄這種蜥蜴。”

尋覓仍在繼續——對於許多其他失蹤和可能已滅絕的物種來說也是如此。

這篇文章於 2019 年 6 月 11 日 首次出現 在 The Revelator 上。

約翰·R·普拉特 是 The Revelator 的編輯。作為一位屢獲殊榮的環境記者,他的作品曾發表在《大眾科學》、《奧杜邦》、《主機板》和眾多其他雜誌和出版物上。他的“滅絕倒計時”專欄自 2004 年以來一直持續執行,涵蓋了與 1,000 多種瀕危物種相關的新聞和科學。約翰住在俄勒岡州波特蘭郊外,在那裡他發現自己被動物和漫畫家包圍。

更多作者:約翰·R·普拉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