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檢測發現“已滅絕”暹羅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之前的部落格平臺,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近20年來,極度瀕危的暹羅鱷Crocodylus siamensis)一直被認為在野外幾乎滅絕,它們因棲息地喪失和偷獵而受害。2000年在柬埔寨發現了一個小種群,直到現在,人們認為,世界上最多僅存250稀有的鱷魚。

但最近,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意識到一個新的暹羅鱷種群,它們全部生活在柬埔寨金邊塔瑪奧野生動物救援中心的圈養環境中。據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FFI)的研究人員稱,這意味著有望制定繁殖計劃,以拯救暹羅鱷免於滅絕。

新發現的鱷魚最初被懷疑是多種鱷魚物種的雜交種。但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設法抓捕了中心的所有69只鱷魚(這可不是個令人羨慕的工作)以獲取DNA樣本。測試證明,69只動物中有35只是純種暹羅鱷,其中包括6只成年鱷魚和29只幼年及剛孵化的幼崽。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獲獎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更多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各種發現和理念的深度報道


金邊塔瑪奧園長涅·拉達納佩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可以為長期保護這一極度瀕危物種提供至關重要的生命線。”

柬埔寨鱷魚保護計劃負責人亞當·斯塔爾告訴美聯社:“在柬埔寨,我們首次擁有了一個圈養的純種暹羅鱷種群,我們能確定它們百分之百是純種。”該計劃是柬埔寨政府和 FFI 共同合作的專案。

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FFI)和其他自然資源保護團體現在將幫助金邊塔瑪奧的工作人員制定繁殖計劃,該計劃有望最早在明年繁殖出幼鱷。如果計劃成功,他們還將與 IUCN 物種再引入專家組合作,在幼鱷長到兩歲後,將暹羅鱷放歸野外。

由於暹羅鱷的皮革非常珍貴(比其他鱷魚品種的皮革柔軟得多),它們在20世紀中期遭到大量捕獵,數量銳減至瀕臨滅絕。研究人員知道,柬埔寨一些養殖場的雜交鱷帶有暹羅鱷的DNA,因為很久以前,為了培育出更大、生長更快、皮革更柔軟的鱷魚以進行商業開發,人們就將暹羅鱷與其他鱷魚品種進行了雜交。這是首次在柬埔寨的雜交鱷魚種群中發現純種暹羅鱷。

圖片:暹羅鱷(Crocodylus siamensis)。圖片來源:Photo8.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