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或許能為雪豹譜系提供圈養繁殖替代方案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1976年以來,瀕危雪豹Panthera uncia)的圈養繁殖一直依賴於國際譜系簿,該譜系簿在全球動物園中匹配動物,目的是防止這些大型貓科動物過度近親繁殖。

然而,透過譜系簿進行繁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對於雪豹等小種群的瀕危物種來說,並沒有帶來太多好處。現在,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波莫納市西部健康科學大學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希望提出一個替代性繁殖計劃,該計劃將依賴DNA而不是族譜。

首席研究員瑪格麗特·巴爾克里斯托弗·伊裡扎裡珍妮絲·喬斯林已從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研究所獲得10萬美元的資助,以制定一項策略,利用基因分析最大限度地繁殖雪豹,從而增強物種多樣性和健壯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現有的雪豹譜系簿“緩慢而繁瑣”,巴爾說。“它依賴於人口統計資訊和傳統的觀察遺傳學來決定哪些動物可能成為繁殖計劃的資產。對個體動物進行繁殖和觀察,以檢視後代是否存活、茁壯成長併成功繁殖,且沒有令人擔憂的疾病。動物園需要一種更快的方法來確定他們是否正確地識別出最適合繁殖的個體動物,以確保該計劃的長期成功。”

根據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全球雪豹數量估計為4,000至6,000只。其中約550只生活在動物園的圈養環境中。該物種有限的遺傳範圍削弱了動物的免疫系統,使它們容易感染多種疾病,如肺炎、沙門氏菌引起的腸炎和兩種不同的乳頭瘤病毒,“這會導致它們在皮膚和口腔中形成鱗狀細胞癌”,巴爾說。這些大型貓科動物也存在與過度繁殖的家養動物類似的問題,如髖關節發育不良和缺損(眼部病變)。

作為其研究的一部分,該團隊將從北美圈養種群中收集和儲存多達100只雪豹的DNA樣本。“其中一些樣本將用於生成雪豹基因組的序列,並開始識別可能在雪豹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中起作用的基因,”巴爾說。

在此之前,該團隊計劃為對雪豹保護感興趣的幾個團體組織一次研討會,包括“動物園館長和參與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雪豹物種生存計劃(SSP)的獸醫;其他瀕危動物的一些SSP的關鍵成員;遺傳學家和基因組學專家;免疫學家;以及生殖生理學家”,巴爾說。該團隊將利用研討會制定“將功能基因組學應用於動物保護問題的綜合策略”。

該團隊希望其研究結果也將適用於其他瀕危物種。“還有許多其他瀕危貓科動物,如獵豹、兔猻、沙貓和亞洲獅,它們也存在可以透過相同過程評估的醫療問題,繁殖計劃也可以使用這項研究中開發的方法進行管理,”巴爾說。

該團隊為期一年的專案於本月開始。

圖片:雪豹,來自維基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