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種疾病正在侵襲塔斯馬尼亞惡魔

哦,天哪。 好像那種已經幾乎將該物種滅絕的傳染性癌症還不夠糟糕似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塔斯馬尼亞惡魔(Sarcophilus harrisii)真是禍不單行。 這種臭名昭著的澳大利亞食肉動物已經被一種無法治癒的傳染性癌症——被稱為惡魔面部腫瘤病(DFTD)——幾乎滅絕,這種疾病於1996年首次出現,此後已導致多達90%的該物種死亡。 似乎這還不夠糟糕——而且確實非常糟糕——現在我們又得知另一種疾病已經出現。

這一次是細菌感染,稱為鉤端螺旋體病,如果不加以治療,這種疾病通常對人類和野生動物都是致命的。 鉤端螺旋體病——由螺旋形細菌鉤端螺旋體屬引起——以前在澳大利亞出現過,但從未在塔斯馬尼亞惡魔身上發現過。 感染的早期症狀(因細菌種類和宿主而異)包括頭痛和噁心。 之後,更嚴重的症狀可能包括肺出血和腦膜炎。 這種感染通常可以透過抗生素消除,但可能會留下永久性的肝臟或腎臟損傷。

這種細菌在有袋動物中的存在是昆士蘭陽光海岸大學的博士生莎拉·溫伍德發現的,她今年早些時候開發出了首個新測試,用於診斷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細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溫伍德是塔斯馬尼亞州本地人,最近對她所在州標誌性的惡魔進行了鉤端螺旋體病測試——她說她對這些惡魔“情有獨鍾”——以檢視除DFTD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導致它們的數量下降。 她測試了來自 83 只動物的樣本,並使用多種測試方法,在其中 11 只動物身上發現了鉤端螺旋體抗體。

她不僅發現了這種細菌,還發現了一種以前從未觀察到的新菌株。

溫伍德說,惡魔組織樣本來自廣泛的地點,因此這種細菌似乎並不侷限於任何特定區域或位置。

這一發現支援了早期的理論,即合併感染可能會削弱塔斯馬尼亞惡魔抵抗致命癌症的能力。 然而,到目前為止,DFTD 和鉤端螺旋體病原體之間還沒有明顯的聯絡,但溫伍德表示,這是她下一階段研究的重點。

這項新的細菌研究真的會為保護塔斯馬尼亞惡魔提供另一種可能的途徑,使其免受 DFTD 的徹底滅絕嗎? 現在說還為時過早,但在現階段,任何希望或新的研究途徑都是我們所擁有的全部。

照片由James Stewart拍攝。 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先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