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洞穴溼疣螈物種因煤礦開採而瀕臨滅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如果您看過彼得·傑克遜的任何電影,例如本週上映的《霍位元人:意外之旅》,那麼您可能已經注意到特效公司維塔工作室的標誌,該公司負責這位導演的大部分紐西蘭專案。該工作室以一群紐西蘭特有的昆蟲命名,這些昆蟲乍一看像類固醇上的蟋蟀或蚱蜢。溼疣螈大約有 70 個物種,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飛行昆蟲。一些巨型溼疣螈物種——正如維塔工作室所說,“非常酷、多刺的小怪物”——重達 30 克,體長可達 10 釐米。

一個新發現的該類群成員——丹尼斯頓白麵洞穴溼疣螈——沒有那麼大或那麼可怕。事實上,發現並暫時命名該物種的科學家(它尚未獲得正式的分類學名稱)不知道該物種能長多大,因為只發現了幼年昆蟲。但他們確實知道它唯一的棲息地可能很快就會消失。

這種最新的溼疣螈是在紐西蘭南島人口稀少的西海岸的丹尼斯頓高原上發現的。該高原年降雨量驚人地達到六米,形成了獨特的岩層,是許多珍稀瀕危物種的家園。這片 190 公頃的區域計劃被改造成一個露天煤礦,這可能會使該國的煤炭出口增加 63%,但環保主義者表示,這將破壞棲息地及其獨特的居民。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丹尼斯頓白麵洞穴溼疣螈是在三月份為期四天的“生物速查”中發現的,該活動在高原上確定了 500 多個已確認物種和另外 219 個未確認物種。在數百個物種中,就有這種新的溼疣螈,它有一個主要為黑色的身體,頭部後面有一條獨特的白色帶,腿上的刺與其他溼疣螈物種不同。梅西大學(M.U.)副教授史蒂夫·特雷威克準備好的宣告中說:“它就是很突出。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具有這種外觀和顏色的東西。”

特雷威克與同事副教授瑪麗·摩根-理查茲一起領導了這次考察,他還測試了新溼疣螈的 DNA,結果證明它與其他已知物種不同。“這種溼疣螈可能也出現在丹尼斯頓以外的地方,但它突顯的是,破壞獨特的棲息地很可能會破壞生物多樣性,甚至在我們知道它存在之前就破壞了,”特雷威克說。“如果我們甚至在識別生物多樣性之前就破壞了它,那麼我們顯然遵循了錯誤的策略。”

生物速查得到了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的支援,該組織致力於保護該地區免受計劃中的煤礦開採。梅西大學目前也在進行一個名為Beta Weta Geta的專案,以對紐西蘭所有洞穴溼疣螈物種的分類學和生物多樣性進行分類。

圖片:丹尼斯頓白麵洞穴溼疣螈,由梅西大學提供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