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已提議將阿拉斯加北海岸約20萬平方英里的陸地和水域劃定為瀕危北極熊(Ursus maritimus)的“重要棲息地”。2008年5月,根據美國瀕危物種法案(ESA),北極熊獲得了有限的受保護地位,被列為“受威脅物種”。擬議的棲息地劃定通常會在最初的ESA清單之後進行,但本案中需要幾個保護團體的訴訟。
根據FWS的說法,“重要棲息地是指包含被認為對受威脅或瀕危物種的保護至關重要,並且可能需要特殊管理或保護的特徵的地理區域。根據ESA劃定重要棲息地不影響土地所有權,也不建立避難所、荒野、保護區、保護地或其他保護區。它不允許政府或公眾進入私人土地。除非涉及聯邦資金、許可或活動,否則重要棲息地劃定不會影響私人土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關於建立此重要棲息地的最終裁決將於2010年6月30日到期。如果獲得批准,它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建立的最大的保護棲息地帶。
該提案並未涵蓋北極熊在這個國家居住的每個地方。FWS在其公告(pdf)中指出,擬議的重要棲息地均不包括“已知發生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活動的區域”。事實上,就在本週,美國內政部礦產管理服務局批准殼牌海上公司在波弗特海進行勘探性石油鑽探,波弗特海是已知的北極熊棲息地,但不屬於擬議的棲息地劃定範圍。FWS也是內政部的一個部門。
在預先準備好的宣告中,生物多樣性中心的高階律師布倫丹·卡明斯稱這些綜合決定是“精神分裂的”——“在北極保護北極熊棲息地,同時又犧牲該棲息地來滿足我們對石油不可持續的成癮性。”
北極熊主要受到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融化的威脅。根據FWS的說法,其他威脅包括“石油和天然氣作業、自給自足的捕獵、航運和旅遊等活動的影響”,儘管FWS認為這些影響均未對北極熊數量下降產生“重大”影響。
國家資源保護委員會瀕危物種專案主任安德魯·韋茨勒在預先準備好的宣告中說:“今天對重要棲息地的劃定是拯救這個日益瀕危物種的關鍵一步。” “但是,如果我們想將北極熊從滅絕的邊緣拯救出來,我們必須做得更多。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加拿大的商業狩獵,並阻止有毒化學物質湧入它們的棲息地,對於確保這種壯麗動物的未來都是必要的。”
那麼下一步是什麼?在昨天的記者招待會上,內政部助理部長湯姆·斯特里克蘭德說:“當我們推進全面的能源和氣候戰略時,我們將繼續努力保護北極熊及其脆弱的環境。”
這不是很具體,但就目前而言,這是一個開始。
圖片:北極熊和幼崽,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