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錄除名卻身處險境: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在棕色鵜鶘從瀕危物種名單移除數月後再次對其構成威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沾滿油汙的棕色鵜鶘(Pelecanus occidentalis)的照片在過去一週登上無數美國報紙和其他媒體的頭版,凸顯了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不斷擴大的影響。到目前為止,已有數十隻鵜鶘被運往救援中心接受治療。隨著漏油事件的蔓延並覆蓋路易斯安那州的女王貝絲島鵜鶘棲息地和其他重要的繁殖地,預計這一數字還會上升。

對於一個直到六個月前才從瀕危物種名單中移除的物種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棕色鵜鶘花了近50年的時間才從滴滴涕和其他殺蟲劑的毀滅性影響中恢復過來,這些殺蟲劑幾乎將它們滅絕。事實上,該物種在路易斯安那州已經絕跡,不得不從佛羅里達州的一個種群重新引入該地區。女王貝絲島是負責鳥類復甦的主要繁殖地之一,在石油公司幾乎摧毀當地溼地以便鋪設管道後,不得不進行穩定化處理。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一位獸醫告訴《紐約時報》,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接受治療的沾滿油汙的鵜鶘都存活了下來,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這是不可能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影響力報道的未來,這些報道是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


像墨西哥灣那樣的原油對鳥類尤其危險。它會覆蓋它們的羽毛並變硬,使它們無法飛行甚至移動。它還會干擾它們調節體溫的能力,使它們容易過熱和脫水。原油還會毒害它們吃的魚,其毒素會滲透到懷孕鳥類的蛋殼中,殺死它們的胚胎。

到目前為止,浮油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傷害鵜鶘,儘管已經發現了數百隻其他鳥類的屍體。對於我們已經花費半個世紀試圖拯救的物種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照片:接受治療的棕色鵜鶘被放回野外。美國海岸警衛隊照片,由三級士官尼克·阿明拍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