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危吸蜜鸚鵡種群在無捕食者島嶼保護區增長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很少有人在野外見過極危的馬島鸚鵡(Cyanoramphus malherbi)。路易斯·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不僅比幾乎任何人都見過更多的這種鳥類,其中一隻還落在了他的頭上。

他還目睹了幾乎沒有人在這物種中見過的景象:交配。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現任查爾斯·達爾文基金會和德雷爾野生動物保護信託基金會的生態恢復小組負責人——於2009年在紐西蘭偏遠的莫德島研究這種稀有鳥類。“我和一位朋友正在觀察一個鳥巢,”他回憶道。“我們有興趣估算雌鳥的孵化時長。我們非常安靜和專注。然後一隻雄鳥來了,落在巢穴入口處並鳴叫。雌鳥出來後,它們開始了一些求偶行為並交配了。我們都說不出話來——我只能想到可能還有另外兩個人曾在野外見過馬島鸚鵡交配。”

他說,這次經歷“非常令人謙卑,因為我是一個外國人——出生在墨西哥——被允許進入所有這些地點研究普通大眾不為人知的物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馬島鸚鵡是世界上最稀有和研究最少的鳥類之一,地球上野外個體數量少於 300 只,總數量可能為 1,000 只。這種鳥類是紐西蘭特有的,在被認為是橙額鸚鵡(C. auriceps)的彩色變種幾十年後,直到 2000 年才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物種。不幸的是,在新的分類學宣告之前的 10 年對馬島鸚鵡來說是毀滅性的,因為老鼠和鼬鼠的入侵對這種微小(23 釐米)的鳥類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在本世紀初,紐西蘭環保部將大部分剩餘的馬島鸚鵡帶入了一個圈養繁殖計劃。然後在 2007 年,他們開始將一些圈養繁殖的鳥類轉移到莫德島,這是一個 320 公頃的無捕食者島嶼,也是其他地方特有物種的自然保護區,包括莫德島蛙(Leiopelma pakeka)和(以前的)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a)。第一批 11 只鸚鵡於 2007 年 3 月來到該島。在當年晚些時候和 2009 年上半年又進行了 7 次轉移,直到總共有 68 只鳥被轉移到該島。

在那段時間裡,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當時是梅西大學的博士生——是定期對莫德島上的鸚鵡進行調查的三位科學家之一。他們發現,這些鳥類不僅在該島上生活得很好,而且還成功地繁殖了。在他們的調查期結束時,他們估計該島最多有 97 只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增長速度相當快。他們的研究發表在去年 12 月的Conservation Evidence雜誌上。

“種群數量的增長令人震驚,並且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他說。“島上鸚鵡的繁殖開始得非常快,在第一批鳥類被放生後不久就開始了。在第一批鳥群放生後的兩個月內,就有兩對找到了巢穴併產卵。” 在最初 10 只雛鳥中只有兩隻存活下來,但這“告訴我們,這些鳥類具有巨大的繁殖潛力”。

關於馬島鸚鵡的繁殖和築巢棲息地知之甚少,但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說,類似的紐西蘭鸚鵡可以產下大量的卵,一次最多可以撫養九隻雛鳥。雛鳥在短短五個月內達到性成熟,“所以在‘好年景’,這些雛鳥和它們的父母可能在同一個繁殖季節進行繁殖,”他說。

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說,他對將圈養繁殖的鳥類放生到島上有些擔憂。“我擔心紐西蘭隼——它們也是瀕危物種——可能會捕食它們直至滅絕。然而,我注意到鸚鵡很快就習慣了躲避空中捕食者。雖然它們在樹冠下很溫順,但即使是飛過頭頂的大型鴿子也會引誘它們撲動翅膀並尋找掩護。”

雖然它們躲避了捕食者,但放生的鳥類仍然有些習慣於人類——因此才有雄性鸚鵡不斷落在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的頭上——但研究人員限制了觀察時間,以避免干擾它們的行為。但這並不意味著觀察它們很容易。“有些日子裡,一隻鸚鵡都沒見到或聽到,我們的調查可能看起來像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他說。“最後,我們繼續進行系統的調查,遇到一隻鸚鵡就很棒了。隨著遇到的鸚鵡越來越多,我才明白我所需要的只是耐心。”

不幸的是,自從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和他的同事研究人員在 2009 年結束他們在莫德島的工作以來,就再也沒有對莫德島上的鸚鵡種群進行過系統的調查。他說,他們關於調查的論文被推遲了,因為他完成了博士學位,然後在加拉帕戈斯群島找到了一份工作,以幫助另一項瀕危物種的重引入計劃,即弗洛雷納嘲鶇(Mimus trifasciatus)。與此同時,鸚鵡已被釋放到紐西蘭其他幾個無捕食者的島嶼。“我正在爭取一些資金來擴充套件在莫德島的工作,並將其他地點包括在內,以對查爾基島、莫德島、布魯明島和梅耶島的重新引入種群進行總體評估,”他說,並補充說,看看在野外出生的鳥類在未來幾年將如何與人類相處將會很有趣。

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說,他在莫德島的工作加強了他研究和保護珍稀鳥類的願望。“在許多方面,與馬島鸚鵡的合作重申了我研究島嶼鳥類並努力改善其保護狀況的承諾,”他說。“我在研究它們時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永遠不要放棄。”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照片 © 路易斯·奧爾蒂斯-卡特德拉爾。經許可使用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