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澳大利亞華麗多彩的棘龍蝦正處於滅絕危機之中。在Euastacus屬的 52 種小龍蝦中,至少有 34 種由於棲息地破碎化和氣候變化而目前處於瀕危或極危狀態。
如果這些小龍蝦滅絕,它們不會是孤單的。根據上個月發表在
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上的研究,許多棘龍蝦物種的消失可能會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其他數十個物種也從地球上消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不,它們不是吃甲殼類動物的魚類、鳥類或其他物種。這些其他的滅絕實際上來自兩種微小的絛蟲,這些絛蟲在過去 8000 萬到 1 億年的時間裡進化出與宿主小龍蝦完美共生的關係。絛蟲將卵產在小龍蝦身上,然後在宿主表面或鰓中生活,它們以周圍水域中或可能傷害小龍蝦的寄生蟲身上發現的更小的動物為食。
這些絛蟲中的大多數,來自名稱相似的屬Temnohaswellia和Temnosewellia,都是高度專業化的。根據為這項新研究進行的 DNA 測試,許多絛蟲只有一種宿主小龍蝦。儘管它們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但這使得它們特別容易因宿主消失而自身滅絕,這個過程稱為協同滅絕。根據該論文,62% 的 Temnosewellia 物種和 46% 的 Temnohaswellia 物種面臨著與其宿主一起消失的風險。
這種影響並非普遍存在。研究人員檢查了澳大利亞 52 種棘龍蝦中的 37 種及其絛蟲。他們發現,一些蠕蟲與不止一種宿主小龍蝦物種存在共生關係;他們寫道,這些蠕蟲最有可能存活下來。另一方面,小龍蝦分佈範圍南部一半的絛蟲中有 54% 每種只有一個宿主物種。這使得它們處於更加不穩定的境地。
顯然,沒有人會讀到這項研究並拿起武器“拯救絛蟲!”。儘管如此,這還是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有趣的角度,讓我們看到了自然界中一個原本不可見的部分,以及存在於表面之下的長期過程和共同依賴關係。除此之外,它也進一步表明,世界是一個系統,沒有哪個物種生活在真空中,即使是微小的絛蟲也不例外。
之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保護組織尋求保護瀕危小龍蝦,意外獲得新發現物種
由於致命真菌,英國小龍蝦現在正式被列為瀕危物種
由於一萬年沒有性行為,昏睡病寄生蟲容易滅絕
這些熊蜂可能滅絕的布穀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