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vs. 靈長類:滅絕的黎明?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每一種靈長類物種都將受到氣溫上升和降雨量變化的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Matthias Forster。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一場無人能勝的戰鬥。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氣候變化將對地球上每一種靈長類物種產生不利影響。無論是猿、猴、長臂猿、狐猴還是懶猴,無論它們多麼強大。

這項發表在《國際靈長類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平均而言,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將比非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更嚴重地感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程度高出10%。不僅氣溫會發生變化,降雨量也會發生變化,一些物種每升高 1 攝氏度的全球變暖,降水量將增加或減少 7.5%。

這對世界上的靈長類動物來說是個令人擔憂的訊息,因為許多物種依賴於狹窄的棲息地或具有極其特殊的飲食習慣。一些靈長類動物只吃一兩種食物,因此它們的食物和棲息地特別容易受到破壞。許多靈長類動物已經因棲息地喪失、狩獵或非法寵物貿易而瀕臨滅絕,因此這種額外的威脅可能會將幾個物種推向滅絕的邊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主要作者,康考迪亞大學的馬修斯氣候實驗室的坦尼婭·格雷厄姆說,這項新的研究有助於填補我們對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靈長類動物作為一個群體的知識空白,這是以前從未做過的。“只有少數研究著眼於未來氣候變化對靈長類動物的潛在影響,而且,這些研究通常只涵蓋少數物種,”她說。“需要一項全面的氣候變化研究,其中包括所有非人類靈長類物種。”

格雷厄姆說,他們的研究結果雖然引人注目,但並不完全讓她感到驚訝。“我們知道氣候正在全球各地發生變化,因此我們預計我們的結果將顯示所有靈長類物種分佈範圍內的預期溫度升高和降水變化。我們還知道,超過一半的靈長類物種已經受到滅絕的威脅,這可能使它們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並且熱帶地區的某些地區物種豐富度很高,那裡的乾旱、洪水、熱浪和風暴等極端氣候可能會對許多不同物種的種群產生破壞性影響。然而,看到將這些變數組合在一起的結果是相當有影響力的。”

該論文及其補充材料詳細分析了作者如何預測氣候變化將影響 350 多種不同的物種。格雷厄姆特別指出了一種物種,即瀕危的巴巴里獼猴(Macaca sylvanus),研究人員計算出該物種將面臨近 8% 的降雨量減少。“這可能會對食物供應、棲息地甚至飲用水的可用性產生負面影響,”她說。

該論文中確定的許多其他面臨氣候變化最劇烈影響的靈長類動物甚至目前都未被確定為需要保護的物種。格雷厄姆說,這篇論文可能有助於為未來這些物種確定保護優先事項。“實際上,我們需要考慮所有已確定的物種,”她說。

該論文並未試圖準確預測溫度或降雨量的變化將如何影響每個物種。格雷厄姆說,“在評估氣候變化對個別物種的影響方面,特別是在瞭解每個物種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她補充說,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可能採取的緩解策略。

對我而言,這篇論文最引人注目的事實之一是,它濃縮了我們對世界靈長類動物的所有了解,揭示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例如,該論文清楚地表明,我們沒有關於數十種靈長類動物所吃食物的科學資料。甚至有一些物種,科學家們還沒有記錄下它們的棲息地需求。在我們解決這些資料空白之前,我們將永遠無法瞭解如何保護這些物種免受氣候變化或任何其他威脅。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