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導致首例哺乳動物滅絕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布蘭布林礁小齒鼠因海平面上升而滅絕

未署名照片,昆士蘭州環境保護署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氣候變化導致首例確認的哺乳動物滅絕。經過徹底搜尋,未能找到其繼續存在的任何證據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政府宣佈小型的布蘭布林礁小齒鼠(也稱為布蘭布林礁鑲嵌尾鼠,Melomys rubicola)滅絕。

布蘭布林礁小齒鼠僅生活在一個棲息地,即大堡礁北端的一個小型礁島。這個沙質小島的面積僅為340米乘150米,在過去十年中,多次受到極端天氣事件引起的風暴潮的衝擊,導致其約97%的植被被摧毀。現在,高潮覆蓋了整個島嶼的大部分割槽域。由於沒有食物且幾乎沒有地方可以逃脫海洋,小齒鼠似乎已經消失了。

根據報告,最後一次看到活的布蘭布林礁小齒鼠的人是一位專業漁民,他在2009年末發現了其中一隻齧齒動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滅絕實際上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布蘭布林礁小齒鼠曾經被描述為相對常見。到20世紀末,情況已不再如此。1998年的一項調查估計,該種群數量僅為93只,低於二十年前的“數百隻”。根據該物種的2008年恢復計劃,2002年和2004年的調查分別僅發現了10只和12只老鼠。該計劃將海平面上升、洪水和海岸侵蝕列為潛在威脅。

這些受全球變暖啟發的威脅似乎確實導致了布蘭布林礁小齒鼠的滅絕。昆士蘭州環境與遺產保護部和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指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是導致布蘭布林礁小齒鼠滅絕的根本原因。”

儘管情況不妙,研究人員表示,布蘭布林礁小齒鼠仍有一線希望。它或其相關物種仍有可能存在於其他尚未調查的島嶼上,甚至可能存在於哺乳動物生物多樣性研究不足的鄰近巴布亞紐幾內亞。

與此同時,布蘭布林礁本身的退化仍在繼續,這種情況可能會威脅到幾種海鳥以及在那裡築巢的綠海龜。研究人員建議考慮採取“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來防止未來這些重要物種的損失”。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