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是官方訊息:氣候變化已宣告首例哺乳動物滅絕。
本週,澳大利亞政府宣佈一種名為布蘭布林礁 меломис 鼠(也稱為布蘭布林礁鑲嵌尾鼠,Melomys rubicola)的小型齧齒動物滅絕。這份低調的宣告被埋在一份關於為其他瀕危物種制定更強有力保護措施的新聞稿中。此前三年,昆士蘭州政府釋出了一份更詳細的宣告,而該州政府此前已對礁島進行了詳盡的搜尋,以尋找該物種存在的任何證據。
布蘭布林礁 меломис 鼠僅生活在單一棲息地,即大堡礁北端,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一個小型礁島。這個沙質礁島——面積僅約 1100 英尺乘 500 英尺,海拔僅高於海平面三英尺——近年來一直受到極端天氣事件引起的風暴潮的衝擊。據報道,洶湧的海水已摧毀了該島嶼約 97% 的植被—— меломис 鼠唯一的食物來源。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根據 2016 年的報告,最後一位確認見過活著的布蘭布林礁 меломис 鼠的人是一位漁民,他在 2009 年末發現了一隻。現在看來,這隻 меломис 鼠很可能就是該物種的最後倖存成員。
布蘭布林礁 меломис 鼠曾經被描述為相對常見,但到 20 世紀末,情況已不再如此。1998 年的一項調查估計種群數量為 93 只,低於二十年前的“數百隻”。根據2008 年物種恢復計劃中發表的報告,2002 年和 2004 年的額外調查僅發現了 10 只和 12 只這種鼠。該計劃現在看來具有痛苦的預見性,它將海平面上升、洪水和海岸侵蝕列為當時的潛在威脅。
可悲的是,關於 2008 年恢復計劃,從未做過太多工作,而這些威脅已成為現實。《荒野協會》的聯邦政策主管蒂姆·貝沙拉告訴《悉尼先驅晨報》,該計劃從未完成或付諸行動。
澳大利亞政府的宣告不應令人意外。昆士蘭州在 2016 年宣佈可能滅絕時,就已將“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作為]布蘭布林礁 меломис 鼠消失的根本原因”——這一事實當時已成為世界各地的新聞頭條。
現在這些頭條新聞正在重演。甚至福克斯新聞也報道了 меломис 鼠的滅絕事件,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說,南極融化將對該地區構成海平面上升的“定時炸彈”。
至少這是一件事。或許布蘭布林礁 меломис 鼠的第二次滅絕宣告最終將激發足夠的關注,以防止類似物種的消失——或者至少推動政府動員保護工作,以免再次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