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瘟:值得慶祝的滅絕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一份報告,世界上最致命的牛類疾病可能在未來18個月內從地球上消失。

根據糧農組織的說法,牛瘟是“人類已知的最具破壞性的動物疾病之一”,它可能成為繼1980年消滅天花之後,第二種被人為根除的疾病。牛瘟也被稱為“牛疫”,會導致高燒、口腔潰爛和腹瀉,從而導致嚴重脫水。動物在出現症狀後幾天內死亡,這種疾病幾乎會殺死所有感染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幾個世紀以來,牛瘟的爆發一直在亞洲、歐洲和非洲各地殺死及相關物種,並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程序。18世紀牛瘟流行病帶來的饑荒助長了導致法國大革命的動亂。19世紀末,牛瘟傳入撒哈拉以南非洲,消滅了該地區80-90%的牛,使當地民眾因飢餓而虛弱,無力反抗歐洲殖民主義。

面對如此具有破壞性的對手,過去幾十年裡,人們付出了集中的努力才如此接近消滅牛瘟。第一次接近成功是在1960年,當時牛瘟疫苗被開發出來,但使用時間不夠長,疾病又捲土重來。在20世紀80年代,南亞、中東和非洲的幾次重大疫情中,損失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牲畜。

快進到1994年,當時糧農組織成立了全球牛瘟根除計劃(GREP)。GREP 與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和組織合作,繪製了牛瘟的地理分佈圖,努力更好地瞭解這種疾病,並採取地方行動來對抗它。

地方行動包括培訓獸醫和農民識別和報告牛瘟、制定應急響應計劃、制定生物安全協議,以及與各國合作制定監測和控制疾病的計劃。

這些努力得到了回報。在過去的15年中,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動物疾病的國際認證機構)已認證170個國家和地區為無牛瘟地區。上次重大疫情發生在2001年的肯亞,該疾病的最後據點是在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肯亞的一個小而重疊的區域,糧農組織現在表示該區域似乎已被清除。

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胡安·盧布羅斯在一份準備好的宣告中說:“當你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們今天所處的地位真是非常了不起。但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解決方案很簡單。我們有技術。我們有疫苗。缺少的是,首先,充分和有針對性的投資,其次,是一個有凝聚力的全球協調機制。一旦我們有了這些,解決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糧農組織將於12月2日在羅馬舉行會議,討論根除後的程式。預計來自50個國家的首席獸醫官和其他衛生代表將出席會議。

圖片:來自衣索比亞國家獸醫研究所的技術人員為牛接種牛瘟疫苗(1987年)。圖片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