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自 1993 年以來,加州沿海小嘲鶇已被列為《瀕危物種法案》下的受威脅物種。您可能會認為,當聖地亞哥以東的 天空牧場 開發專案預計在三年前會危害七對小嘲鶇繁殖對時,政府會密切關注這些數字,稱為“附帶捕獲”。
美國政府問責署本週釋出一份新報告稱,事實並非如此。報告作者寫道:“在西部各州列出的 497 個物種中,美國政府問責署 (GAO) 確定了三個物種,[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對其擁有正式的基於網路的資料庫來跟蹤累積捕獲量:北部斑點鴞、斑海雀和公牛鱒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小嘲鶇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根據該報告,它是“南加州諮詢最多的物種之一”,但生物學家僅僅依靠他們“第一手掌握的”辦公室內部收集的資料來跟蹤該物種,即使他們“認識到需要更正式的方法”。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USFWS) 在 2005 年就天空牧場專案提供了一份生物學意見書,並批准捕獲 7 對小嘲鶇,以換取保護鳥類的額外棲息地。然而,該資訊隨後未用於更新該鳥類的總體狀況,而該鳥類的資料已經稀缺。
美國政府問責署 (GAO) 的報告還指出,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USFWS) 沒有及時瞭解哪些專案符合他們的建議。在隨附的信函中,主管魚類、野生動物和公園事務的助理部長威爾·沙弗羅斯贊同美國政府問責署 (GAO) 的調查結果。
“這是一個實質性問題,我們早就意識到了,”生物多樣性中心瀕危物種專家 諾亞·格林沃爾德 說。
事實上,當格林沃爾德在 1998 年首次開始在該組織工作時,他審查了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USFWS) 就瀕危西南柳鶯釋出的 28 份“生物學意見書”,發現該機構對多少捕獲量可能危及該物種缺乏一致的定義。最終,這 28 份生物學意見書未能阻止任何擬議專案的進行,並導致允許捕獲總種群的 17% 到 20%。
格林沃爾德稱之為“千刀萬剮”,並表示“年復一年,他們說你可以捕獲這麼多柳鶯或那麼多加州小嘲鶇,但他們沒有跟蹤他們發出了多少捕獲許可證以及總影響是什麼。”
圖片由美國地質調查局透過維基百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