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蝠曾被認為已滅絕,時隔 120 年後重現蹤跡

有時,對一個問題的研究會揭示另一個問題的答案。2012 年 7 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學生凱瑟琳·休斯和朱莉·布羅肯-布勞在新幾內亞巴布亞研究該地區微蝙蝠如何應對其森林家園的可持續伐木。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有時,對一個問題的研究會揭示另一個問題的答案。2012 年 7 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學生凱瑟琳·休斯和朱莉·布羅肯-布勞在新幾內亞巴布亞研究該地區微蝙蝠如何應對其森林家園的可持續伐木。作為該專案的一部分,科學家們捕獲了來自九個已知物種的 41 只蝙蝠,以及一隻他們無法立即識別的雌性蝙蝠。

該標本被帶回*巴布亞紐幾內亞國家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那裡存放了近兩年。然後,在今年三月,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員哈里·帕納比要求借閱這隻蝙蝠進行研究,並獲得了借閱。他仔細檢查了它,查閱了科學記錄,並確定了這隻未知蝙蝠的身份:它是一隻新幾內亞大耳蝠(Pharotis imogene),這個物種之前只在 1890 年被觀察到一次。該蝙蝠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可能已滅絕)”,並在倫敦動物學會的進化上獨特且全球瀕危(EDGE)名單上排名 第 32 位,該名單列出了世界上一些最稀有的物種。它也是其屬中唯一已知的成員。

當然,要確鑿地鑑定一個 124 年未見的物種並非易事,尤其是在(如本例所示)唯一先前已知的用於描述它的樣本早已消失的情況下。正如 5 月 28 日出版的《澳大利亞博物館記錄》中所述,帕納比能夠透過其鼻子的曲線、耳朵的大小和耳垂以及鼻孔上方的裸露皮膚,將重新發現的蝙蝠與其他物種區分開來。除了這些相對較小的身體特徵外,Pharotis 蝙蝠看起來與另一種當地物種,即小齒長耳蝠(Nyctophilus microdon)非常相似。事實上,1985 年發現的一個該物種標本最初被誤認為是這隻大耳蝠,直到三年後才被重新檢查。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既然 P. imogene 已經被重新發現,作者指出關於它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休斯和布羅肯-布勞的原始工作部分涉及記錄巴布亞紐幾內亞蝙蝠的回聲定位叫聲。我們仍然不知道大耳蝠聽起來像什麼,也不知道它們的生態。它們的棲息地要求是什麼?它們吃什麼?它們如何以及在哪裡築巢?這些稀有蝙蝠還剩下多少?作者寫道,“需要進行詳細的調查,以批判性地確定該物種是否需要靠近雨林和更開闊的棲息地”,這將有助於確定區域林業實踐。他們還指出,早期對保護區的調查從未發現該物種的任何跡象。這隻蝙蝠是在一個非保護區被發現的,因此它的棲息地可能面臨風險。他們建議進行新的調查以確定蝙蝠的分佈和豐度,進行額外的聲學研究以檢視是否可以識別其回聲定位叫聲,以及(如果有人能做到那一步)無線電調查以定義它們在繁殖週期的各個階段的棲息地和棲息要求。

正如作者在 5 月 30 日為 The Conversation 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巴布亞紐幾內亞低地的大部分雨林正在被砍伐,用於木材或為開發或農業讓路。這種做法可能會給大耳蝠以及該地區的其他微蝙蝠帶來額外的壓力。換句話說,我們可能沒有另外 120 年的時間來拯救這個重新發現的物種。

*編者注:許多人詢問科學家是否應該殺死和採集標本,尤其是當植物或動物物種稀有或瀕危時。例如,4 月 18 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認為,野外生物學可能會導致物種滅絕,並且在高解析度攝影和其他資料工具的時代,標本採集不再是必要的。幾周後發表的一篇反駁文章認為,科學採集在保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例中,休斯和布羅肯-布勞表示,他們的標本為了後續研究而被合乎倫理地實施了安樂死。

照片:凱瑟琳·休斯

先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