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象糞很重要。
這一點在非洲早已被理解,許多研究表明,大象是多種植物的重要種子傳播者。森林象 (Loxodonta cyclotis) 和非洲象 (L. africana) 都吃各種水果,消化它們能消化的部分,然後將種子排出,距離它們最初的位置幾小時(通常是幾公里)。然後,種子發芽並生長,幫助保持森林植物種群的健康。相反,研究表明,隨著大象的消失,它們的森林也因失去了這種種子傳播機制而遭受損失。偷獵者從生態系統中消滅了大象後,一些樹種面臨著災難性的衰退。
事實證明,非洲象並非唯一扮演森林健康角色的物種。新的研究發現,亞洲象 (Elephas maximus) 也發揮著同樣的作用,而這一點直到現在才得到廣泛研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德國霍恩海姆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用一種與大象密切相關的水果進行了測試:即chulta或象蘋果 (Dillenia indica),這是一種原產於東南亞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果樹。在泰國進行的一項試驗中,他們給六頭雌性大象餵食了蘋果,這些大象都是從以前的街頭乞討者生活中獲救的。然後,研究人員跟蹤了大象,記錄了蘋果被排洩出來需要多長時間,並收集了糞便,用篩子取出蘋果的微小種子。在那項艱鉅的任務之後,他們種植了1200粒象蘋果種子,包括一些直接從果實中切出來的對照種子,發現那些被厚皮動物食用並部分消化的種子具有最高的發芽成功率。種子被排出體外的時間越長,它們的效果就越好。消化過的種子也比沒有經過大象腸道的種子發芽更快。作者寫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旦種子落在地上,它們可能會被其他捕食者吃掉。種子發芽越快,它們就越有可能存活下來。
不僅僅是腸道的問題。腳也很重要。根據研究人員發表在期刊Acta Oecologica上的論文,亞洲象每天行進數公里,活動範圍可達1000平方公里。這使得種子可以遠離它們的母樹落下,與其他生長物相比,它們有更多機會發芽,如果它們被其他生長物遮蔽或過度擁擠。與僅僅被鳥類或猴子吃掉相比,它也大大擴充套件了象蘋果的分佈範圍。
象蘋果並不完全依賴大象進行種子傳播。幾年前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猴子和小齧齒動物也可以發揮同樣的作用,但只有在堅硬的水果掉到地上並軟化之後。家養牛也有助於傳播種子,但沒有其他物種能像大象那樣有效地做到這一點。
為什麼這很重要?象蘋果目前並不罕見,但它們可能會變得罕見,其他依賴大象的亞洲植物也可能如此。正如作者在論文中指出的那樣,“傳播種子的食果動物通常是第一批從受干擾的森林中消失的動物”,這種情況已經在亞洲象身上發生,亞洲象已經失去了它們在亞洲的大部分歷史棲息地。隨著它們的消失,依賴它們傳播種子的植物可能會開始遭受損失。反過來,這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所有依賴這些植物獲取食物或住所的物種。
一切都在累積。正如作者總結的那樣,“嚴格的保護不僅有利於厚皮動物本身,還將有助於保護各種植物和其他動物物種的棲息地,並最終維持這些森林也為人類提供的服務。”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