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對於佛羅里達美洲獅(Puma 或 Felis concolor coryi)來說,今年是記錄中最致命的一年,但這種極度瀕危的大型貓科動物也以一些非常驚人的訊息結束了 2012 年。這是首次拍攝到一隻未佩戴項圈的雌性美洲獅攜帶幼崽前往新巢穴的照片。
這些照片是由運動感應相機陷阱在兩個月前拍攝的,並於上週由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釋出。照片顯示,一隻母獅每次叼著一隻幼崽,將三隻幼崽叼到嘴裡,前往新的地點。FWS 該地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專案負責人凱文·戈德西告訴《赫芬頓郵報》》,母獅可能是為了躲避大雨,將幼崽轉移到更乾燥的地面。許多佛羅里達美洲獅都佩戴著無線電項圈,生物學家可以追蹤它們的活動——如果它們停止移動,還可以找到它們的屍體——但這隻未佩戴項圈的雌性美洲獅沒有受到定期監測。生物學家甚至不知道她有幼崽,更不用說有三隻幼崽了,直到他們檢查了相機陷阱。
對佛羅里達美洲獅種群數量的估計從低至 100 只到高達 160 只不等。儘管它們的出生率仍然相對較高,但這些貓科動物的死亡速度與繁殖速度一樣快,通常是被機動車撞擊致死。到目前為止,今年已有17 只美洲獅被汽車和卡車撞死在佛羅里達州的道路上。另有 9 只死於其他原因,通常是與其他美洲獅衝突造成的傷害,因為這些貓科動物對自己的領地非常具有佔有慾。2012 年還剩下幾天,這已經是美洲獅有記錄以來最致命的一年,打破了 2009 年 24 只死亡的先前記錄。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最終,今年的死亡總數可能超過 26 只,或者產生更深遠的後果。正如克雷格·皮特曼在《坦帕灣時報》中報道的那樣,12 月 11 日發現的一隻雌性美洲獅此前曾被發現撫養兩隻 9 個月大的幼崽。母獅的死因仍在調查中,野生動物官員正在尋找她的後代,這些後代不太可能獨自生存。
由於 1995 年從德克薩斯州引進了八隻雌性美洲獅(Puma concolor),佛羅里達州的許多美洲獅實際上已不再是其亞種的純種成員。當時,佛羅里達美洲獅的數量低至 20 到 30 只。根據 12 月 17 日發表在《動物生態學雜誌》上的研究,向種群中增加雌性美洲獅,重新整理了美洲獅的基因庫,提高了繁殖力。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沒有新的繁殖夥伴的湧入,到 2010 年,美洲獅的數量將降至 10 只以下。儘管如此,今天的美洲獅仍然表現出近親繁殖的跡象,例如彎曲的尾巴。
好訊息是佛羅里達美洲獅正在繁殖。根據《赫芬頓郵報》的報道,今年已為佩戴項圈的父母(這是唯一可以獲得可靠繁殖數量的父母)出生了 40 只美洲獅幼崽。壞訊息是,這些動物的死亡速度仍然與繁殖速度一樣快,而佛羅里達州野生棲息地的快速開發只會使未來情況更糟。
照片來源: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