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犀牛盜獵數量創紀錄,達1,215頭

南非終於完成了去年國內犀牛盜獵數量的報告彙編,正如預期的那樣,訊息令人震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南非終於完成了去年國內犀牛盜獵數量的報告彙編,正如預期的那樣,訊息令人震驚。總計,1,215頭犀牛在2014年於南非被盜獵者殺害,這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數字,比2013年增加了21%。

相比之下,2007年僅有13頭犀牛被盜獵者殺害。盜獵危機始於次年,並在2010年爆發,越來越多的犀牛角被運往亞洲,在那裡它們被用於傳統醫藥和作為宿醉療法。

去年絕大多數的盜獵死亡事件——827起——發生在克魯格國家公園,那裡也擁有南非的大部分犀牛。不幸的是,該公園與莫三比克接壤,來自該國的盜獵者幾乎不受懲罰地進出保護區。此外,去年有幾名克魯格巡護員被捕,並被指控協助和教唆盜獵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儘管盜獵在整個南非都有增加,但逮捕人數也隨之增加,從2013年的343人增加到386人。克魯格國家公園的逮捕人數從133人增加到174人。

南非約佔世界犀牛總數的80%,但並非唯一發生犀牛盜獵的地方。在南非以外,其他幾個非洲和亞洲國家也發生了犀牛盜獵事件。最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印度卡齊蘭加國家公園有27頭犀牛被殺,該公園最近公佈了一份包含323名通緝盜獵者的名單。奈米比亞去年至少損失了24頭犀牛。死亡事件影響了幾乎所有犀牛物種,包括非洲的黑犀牛和白犀牛以及印度的獨角犀牛。只有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似乎在去年逃脫了盜獵者的魔爪。當然,這兩個物種分別僅剩下約100頭和35頭,所以這算不上什麼勝利。

許多自然保護組織警告說,未來十年對所有犀牛物種都至關重要。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正處於滅絕的邊緣。與此同時,非洲的犀牛現在因盜獵而損失的數量超過了繁殖的數量。

儘管新的一年已經到來,但死亡事件遠未結束。截至發稿時,2015年南非已經有49頭犀牛被盜獵。如果去年可以作為參考,我們可以預計到本月底這個數字至少會攀升到100頭。

照片:克魯格國家公園中的犀牛,攝影:Russ Huggett。根據知識共享許可使用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專欄中

《大眾科學》其他文章:

John R. Platt is the editor of The Revelator. An award-winning environmental journalist, his work has appeared in 大眾科學, Audubon, Motherboard, and numerous other magazines and publications. His "Extinction Countdown" column has run continuously since 2004 and has covered news and science related to more than 1,000 endangered species. John lives on the outskirts of Portland, Ore., where he finds himself surrounded by animals and cartoonists.

More by John R. Plat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