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根據本週釋出的報告,2015年非洲至少有1305頭犀牛被盜獵者殺害,是近幾十年來最高的數字。
根據環境事務部長埃德娜·莫萊瓦1月21日釋出的官方資料,南非這個擁有世界上絕大多數犀牛的國家,去年至少失去了1175頭犀牛。這比2014年的歷史最高記錄略有下降,當時有1215頭犀牛被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然而,另外兩個國家的盜獵程度有所上升。根據野生動物貿易監測網路TRAFFIC彙編的資料,奈米比亞失去了80頭犀牛(高於24頭),而辛巴威“至少”有50頭被殺(高於僅12頭)。
肯亞尚未報告其2015年的犀牛盜獵統計資料,儘管預計該數字將低於去年。根據網站Poaching Facts的資料,該國在2014年損失了24頭犀牛。
這些計數都沒有按物種細分損失——非洲是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和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的棲息地——它們也不包括亞洲犀牛的各種物種。印度是印度或大獨角犀牛(Rhinoceros unicornis)數量最多的國家,在2015年有多達幾十只動物被盜獵者殺害。
官方數字也可能沒有準確統計所有死亡的犀牛。專家經常批評南非的盜獵統計資料,稱其沒有計算每一頭死亡的犀牛。“憤怒的南非公民反對犀牛盜獵”組織認為,盜獵數字還應包括因母親被盜獵後因飢餓或捕食而死亡的幼年犀牛。
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執法正在改善。南非在2015年逮捕了317名盜獵者,高於2014年的258名。許多其他盜獵者也被公園巡邏員擊斃。
當然,盜獵者也反過來謀殺了不少人。
未來一年可能會出現幾個遏制犀牛盜獵的關鍵機會。上週《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促成了一些關鍵的犀牛保護措施,一些國家同意改進其法規併合作進行刑事調查。與此同時,越南作為犀牛角的主要消費國之一,也收到了嚴格的指示,要求加強執法並減少對非法產品的消費者需求。
另一方面,本週南非高等法院為重啟國內犀牛角合法貿易鋪平了道路,保護主義者表示,此舉可能會刺激進一步的盜獵和非法國際貿易。顯然,隨著年份的推移以及2016年犀牛盜獵數字開始攀升,每個人都將關注這一進展。
此前在“滅絕倒計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