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按: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古生物學考察專案是由蒙大拿州立大學地球科學系恐龍古生物學教授 Frankie D. Jackson 和 David J. Varricchio,以及中國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兼副館長金幸生領導的專案。這是該專案第二年派遣學生(主要來自小型初級學院和部落學院)前往中國進行古生物學工作。今年的學生目前正在中國研究恐龍蛋以及中國文化。
二疊紀-三疊紀界線。(照片由 Josette Wooden Legs 拍攝)。
今天我們去了二疊紀-三疊紀界線的模式產地。模式產地由國際委員會選擇,地點的可達性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以便其他科學家可以訪問該地點。 對地層界線進行定義非常重要,它有助於我們確定用於劃分遙遠過去的各個時期的確切時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二疊紀以生命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結束,它由其中發現的化石定義,特別是牙形石。牙形石是由磷酸鹽材料製成的小型牙齒狀化石,已用於岩石對比超過 150 年。儘管牙形石在地層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當第一個牙形石動物被描述出來時,人們才知道它們來自的動物是什麼樣子的——結果證明它們是早期的脊椎動物,是與我們相關的魚類生物!
入口處建築頂部有牙形石化石形狀和菊石雕像。(照片由 Josette Wooden Legs 拍攝)。
我們的一天從杭州出發,乘坐兩小時的巴士開始,行駛在中國版的高速公路上。當我們駛入出口時,我們看到了兩個巨大的圓柱形物體,乍一看像是核電站,但我們發現它只是一座燃煤發電廠。我們沿著一些鋪砌的鄉間小路行駛,我們原本以為會看到一個標有標籤的路塹,甚至是一小段通往界線岩石的徒步路線;但相反,我們發現了一個地質奇境。
起初我們以為我們是在一個特別好的休息站,但隨後我們看到了牙形石的紀念碑。入口處建築頂部有牙形石化石形狀和菊石雕像。我們進去後,發現美麗的道路上雕刻著菊石形狀,石頭上擺放著精美的魚,以及,你猜對了:更多巨大的牙形石牙齒雕像。走道盡頭的博物館大部分是中文的,但我們都很喜歡觀看不同的岩石和礦物,然後繼續前往一個展出化石和恐龍的大廳。
(照片由 Josette Wooden Legs 拍攝)。
最後一個大廳有關於界線的資訊,Ashley 近距離觀察了一些牙形石。我們沿著一條石頭小路走到界線處觀看。遺憾的是,施工阻止了我們觀看三疊紀部分,所以我們只能檢視二疊紀岩石。
(照片由 Josette Wooden Legs 拍攝)。
與公園主管共進午餐後,我們去了博物館觀看 4D 電影。雖然是中文的,但它非常有趣,因為它以動畫形式展現了生命的歷史,特別關注了二疊紀。泡泡出現了,椅子也隨著電影移動和搖晃;最後椅子甚至戳了我們的背部!但這沒有惡意;它只是想強調滅絕事件的重要性。總的來說,這是在二疊紀-三疊紀奇境中充滿驚喜和樂趣的一天。
中國的 4D 電影。(照片由 Josette Wooden Legs 拍攝)。
關於作者
Ashley Poust 是 Dave Varricchio 的研究生。從伊利諾伊州羅克島的奧古斯塔納學院畢業後,他曾在中國的武漢居住一年,並在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英語。Ash 的工作主要涉及中國的小型帶羽毛的獸腳亞目恐龍,但他也涉獵翼龍和哺乳動物。當他不思考進化問題時,他喜歡徒步旅行、烹飪以及打壁球和彈吉他。Ash 明年將就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他非常高興能參加這次旅行,並幫助向新一代學生介紹中國的奇妙之處。
Hannah Susorney 原籍密歇根州馬凱特。她剛在蒙大拿州立大學完成大二學年,主修地質學。她從去年參加該專案的團隊那裡瞭解到了這個專案。她在博茲曼的時間用來徒步旅行、閱讀和給她的貓穿上可愛的衣服。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