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最富有的珊瑚礁”系列文章講述了一個科學潛水團隊的成員,他們試圖確定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的中心位置。長期以來,西太平洋的“珊瑚大三角”被認為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海洋區域,它是由大陸大小的棲息地、種群和群落組成的拼湊而成。探險科學家們正試圖準確確定這片豐富多樣的區域中最具生物多樣性的部分,但他們的努力所蘊含的意義遠不止地圖上的一個簡單點所能表達的。一路走來,他們將發現數十個新物種,訪問前所未見的潛水地點和深度,並更好地瞭解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因素以及這些物種豐富的地區在維持健康生態系統中所起的作用。請參閱下文,檢視本系列所有文章的列表。
我以前曾在國外跑腿辦事,但從未像這次這樣。沿著菲律賓民都洛島北岸小村莊 薩邦 狹窄的小巷走去,我很確定我們清單上的物品會讓人感到驚訝。
我們潦草寫在紙上的清單上整齊地列著細號注射器、沙拉鉗、筷子和水桶等物品——這些東西湊在一起簡直就像一場沒人想參加的野餐。就在幾天前,在我們一行人抵達菲律賓後不久,我們手裡拿著另一份清單,尋找紙巾(50 卷)、麻繩(至少 200 米)、檯燈,是的,還有水桶。顯然,在海洋探險中,水桶永遠不嫌多,因為我剛剛被要求再採購一批——據說這堆水桶堆起來會比我還高——在旅程的後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這些跑腿和清單只是眾多提醒中的一小部分,提醒我們這並非一次普通的出國旅行,而我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整體中的一小部分——一個高度協調的人員和裝備、日程安排和車輛的集合。這肯定比我參與過的任何旅行都要規模更大、更復雜,儘管我們臨時需要購買一些物品,但這可能是我見過的執行最順暢的後勤噩夢。
這次旅行的計劃大約在一年前就開始了,當時 2014 年的這項持續進行的生物多樣性評估即將結束。組織者——來自 加州科學院 和合作機構的科學家和後勤人員——他們在這個地區進行研究的集體經驗超過一個世紀。他們知道如何將一個研究專案從幾個人跳下船去看看能發現什麼,擴充套件到一個涉及數十名專家的、高度協調的研究行動。他們與當地人建立了牢固的關係,獲得了採集許可,並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資金環境中贏得了繼續這項工作的資助。他們開發了資料庫來組織大量的科學收藏品和遺傳資訊,更不用說探險參與者的旅行日程和房間分配了。他們還編制了一份相當全面的裝備和用品清單,這些清單使所有的探索和發現成為可能。
雖然這裡的每個人都有一長串要帶到菲律賓的東西,但收藏經理和動物飼養專家們卻超越了所有人。他們不知何故在亞特蘭蒂斯潛水度假村一家露天餐廳的角落裡開闢了一個野外實驗室,並用各種令人驚歎的東西裝備了這個地方,使這個地方感覺像是醫院和五金店的奇怪混合體。這裡有成千上萬個塑膠採集袋和數百個各種尺寸的小瓶、托盤、瓶子、桶和水桶;有圓頭錘和鑿子,用於從瓦礫堆中的藏身之處撬出生物;有鑷子和剪刀、手持放大鏡和顯微鏡、標尺和卡尺;有各種形狀和尺寸的網和挖掘工具,這些科學潛水員帶著它們潛入水下,尋找他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東西。這裡還有驚人的大量化學品,從薄荷醇(用於在處理某些無脊椎動物(如海鞘)之前“放鬆”它們)到乙醇和福爾馬林(用於長期儲存標本和組織)。
為了讓海洋生物在海面以上存活並保持健康,還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工具,包括充氣兒童泳池、一個水族館冷卻器(用於保持這些臨時水箱中的水溫涼爽)、豐年蝦卵(為團隊捕獲的生物提供食物來源)以及一個魚大小的行動式減壓艙(用於將動物從深海和它們習慣的壓力下安全地帶上來)。一旦探險進入下一階段,我們將更仔細地瞭解團隊如何使用這些和其他工具和技術將活體動物從菲律賓珊瑚礁運送到科學院斯坦哈特水族館的展區。
但首先,我們將潛入水下,徹底瞭解這一切騷動的原因,並更好地瞭解科學家們在這裡所做的工作,以解開海洋生物多樣性中心之謎。
本系列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