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安提基特拉沉船遺址:發現寶藏(可能還有第二艘船)

編者按:資深科學記者菲利普·希爾茨正在與一組考古學家、工程師和潛水員在偏遠的希臘島嶼安提基特拉島岸外工作,一艘同名的寶藏船於公元前 70 年在此沉沒。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資深科學記者菲利普·希爾茨正在與一組考古學家、工程師和潛水員在偏遠的希臘島嶼安提基特拉島岸外工作,一艘同名的寶藏船於公元前 70 年在此沉沒。 新型高科技裝置首次使該團隊能夠像考古挖掘一樣細緻而徹底地檢查和挖掘沉船。 本文是該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可透過點選此處找到全部內容; 或點選以下連結檢視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故事。

希臘安提基特拉島——在安提基特拉島旁一處古代沉船遺址進行了三週的潛水後,一支國際探險隊取得了他們尋求的結果:證明這艘公元前 70 年的沉船仍然蘊藏著許多珍貴的埋藏寶藏,並獲得了繼續進行詳細考古挖掘的任務授權。

也許最令人好奇的發現是,有證據表明該遺址上有兩艘沉船,而不僅僅是一艘。 主沉船來自一艘在當時非常大的船隻,長達 50 米——現在散佈在水下懸崖底部 165 英尺深的海底。 可能的第二艘沉船距離約 200 米。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主沉船最初是由希臘海綿潛水員於 1900 年發現的,然後在 1976 年由雅克·庫斯托的水肺潛水員再次訪問。 這些探險不是細緻的考古挖掘,而是搶救作業,從中獲得了古代沉船遺址中發現的最偉大的寶藏。 寶藏包括數十尊大理石和青銅雕像或雕像部件,以及鑲有寶石的黃金首飾和青銅模擬計算機,稱為安提基特拉機械裝置,它可以跟蹤太陽、月球和行星的運動。

 

在最初的幾天裡,來自希臘、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團隊用 3D 攝像機完全繪製了海底沉船遺址的地圖,並用金屬探測器掃描了沉船。 隨後的仔細挖掘的最大發現是一根七英尺長的青銅矛,潛水員認為這根矛在一個尚未出土的真人大小的青銅戰士手中。 還發現了一個紅色陶土罐,仍然完好無損,約半米高,可能是用來盛酒的。

發現了一個用於在船上繫緊索具的青銅環,上面還附著一塊來自甲板的木頭。 該團隊還發現並取回了船首的錨。

散落在沉船遺址各處的是雙耳罐的碎片,稱為雙耳細頸 amphorae 罐。 早期的研究表明,至少一些罐子裝有香草味的葡萄酒,以及一種甜的克里特葡萄酒。

在 200 多米外發現了其他幾件物品,包括另一個錨、一段可能是古代艙底泵的鉛管,以及堆疊在一起的雙耳罐,排列方式似乎仍然像 2000 年前一樣在船艙中。

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物品可能來自另一艘船,與第一艘船一起航行。 第一艘沉船上有四種類型的罐子,它們的形狀和壓印在上面的印章表明它們來自公元前一世紀,來自羅德島、科斯島、帕加馬和以弗所的港口。 第二個遺址也發現了相同的四種類型的雙耳罐,來自同一時間和港口,這表明這兩艘船曾一起停靠,然後可能並排行駛,在一場風暴中走向毀滅,撞擊在安提基特拉島陡峭的巖壁上。

今年的探險是由希臘政府的水下文物管理局和美國的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共同進行的。 希臘文化部考古學家兼官員西奧托基斯·西奧多盧說:“不能確定這是兩艘船,但也可能是。 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由於主船的尺寸和貨物的豐富性,伍茲霍爾的水下考古學家布倫丹·福利稱這艘沉船為“古代世界的泰坦尼克號”。 在早期探險中發現的大量雕像部件使考古學家相信,許多雕像和其他物品可能仍然埋在沙子和沉積物下。

該團隊希望明年返回,使用可以快速大量吸走沉積物的挖泥軟管,對兩個遺址進行更詳細的挖掘。 該團隊甚至可能部署未來派的水下潛水服,稱為Exosuit,該潛水服在今年的探險中兩次被降至該遺址,作為未來工作的練習。 潛水員在潛水服內一次可以潛水長達 50 小時,深度達 300 米,從而有更多持續的時間在海底工作。

“這個地方仍然有很多秘密,”西奧多盧說。 “我們想回來,也許一次又一次地回來,揭開它們。”

隨著本季工作的結束,探險的館長凱瑟琳·姜格蘭德將負責將物品包裹起來,首先儲存在鹽水中,然後逐漸換成淡水以浸出鹽分。 然後,這些物品將被送到文物局在雅典的實驗室,在那裡它們將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並在某些情況下進行 X 射線檢查,然後技術人員才能安全地去除覆蓋它們的海洋凝結物。

從安提基特拉島簡陋的住宿條件(沒有酒店;每個人都住在船上或空餘房間裡)出發,團隊將分散各地:美國人返回伍茲霍爾,或就我而言返回馬薩諸塞州劍橋;澳大利亞人返回悉尼;希臘潛水員返回雅典:任務負責人布倫丹·福利返回他在瑞典的家;潛水員菲爾·肖特前往大開曼群島,在 10 月底參加海灘婚禮。

運營這次探險的非營利研究組織 ARGO 將繼續尋求資金以繼續這項工作。 計劃是明年九月重新集結團隊,那時愛琴海的風應該最平靜。

圖片由 ARGO 提供.

本系列的其他文章

“海洋考古學走向高科技”

“技術應對深海危險”

“Exosuit 的首次任務”

菲利普·J·希爾茨是一位科學作家,從業 40 多年,其中許多年在《紐約時報》工作。 直到最近,他還是麻省理工學院奈特科學新聞專案的負責人。 他曾多次參與水下探險,有一次乘坐阿爾文號潛水器潛入太平洋一英里深處的活火山內部。

更多作者文章:菲利普·J·希爾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