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考察——蒙大拿州立大學學生在中國研究恐龍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蒙大拿州立大學中國古生物學考察專案是由 Frankie D. Jackson 和 David J. Varricchio 領導的專案,他們是地球科學系,恐龍古生物學的教授,隸屬於蒙大拿州立大學,以及中國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兼副館長金幸生。

今年是該專案第二次派遣學生前往中國進行古生物學工作。今年的學生已經在中國,研究恐龍蛋以及中國文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學生們已經開始在他們自己的部落格上釋出他們的報道,但我們將在這裡的“考察”部落格上迅速跟進他們,並將繼續釋出他們的印象和體驗,一旦他們能夠傳送過來。

他們已經發給我這篇介紹,所以您將更多地瞭解該專案以及他們正在進行的研究

2005年,蒙大拿州立大學(MSU)地球科學系古生物學專案的 David Varricchio 和 Frankie Jackson 開始與中國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館的金幸生博士進行研究合作。該博物館藏有 3000 多個恐龍蛋,是中國最大的收藏之一。合作的重點是恐龍的生殖生物學,以及瞭解從小型食肉性獸腳亞目恐龍到現代鳥類生殖特徵演變的規律。

儘管蒙大拿州出土了北美洲的第一個恐龍蛋,但與中國相比,化石蛋的儲存潛力和多樣性仍然有限。過去 10 年在中國發現的壯觀標本包括大量的蛋和帶羽毛的恐龍、坐在蛋窩上的竊蛋龍以及儲存在成年骨骼內的蛋。這些標本的質量已將中國推向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的前沿,並增加了科學家之間合作的重要性。

2009 年,Jackson 和 Varricchio 透過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國際學生研究體驗 (IRES)專案獲得了為期 3 年的資助。該資助為蒙大拿州各大學和學院的理科學生提供了在中國進行為期 5 周的研究體驗的機會,同時增加了他們對中國豐富文化遺產的瞭解。

IRES 專案不僅包括古生物學本科專業,還包括來自小型初級學院和部落學院的理科專業,這些學院的研究體驗機會可能更加有限。該專案的目的是鼓勵學生對研究的興趣,提高在科學領域代表性不足的族裔群體的參與度,並提供進行研究的必要工具。

該專案第一年的成功得到了充分證明,學生們在去年秋天獲得了蒙大拿州立大學本科生學者專案的資助,以繼續他們在 2010 年在中國開始的研究。因此,他們學習了新的分析技術,並正在準備一份手稿以供發表。此外,他們向今年舉行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年會提交了三份合作撰寫的摘要,希望在年會上展示關於他們工作的海報。他們的分析代表了首次應用於中國化石蛋研究的一些成果。

參加今年 IRES 中國之行的學生正在繼續這項研究,並表現出同樣的熱情和研究事業的潛力。

在未來幾周內關注這個空間,瞭解在中國研究恐龍蛋的精彩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