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古生物學考察隊——美麗的視窗成為幼年恐龍的逃生出口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古生物學考察隊是由蒙大拿州立大學地球科學系、恐龍古生物學教授弗蘭基·D·傑克遜和戴維·J·瓦里基奧,以及中國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兼副館長金幸生領導的專案。今年是該專案第二次派遣學生——主要來自小型初級學院和部落學院——前往中國進行古生物學工作。今年的學生目前正在中國,研究恐龍蛋以及中國文化。

 

我們的研究正在浙江自然博物館內進行,該博物館收藏了數千枚蛋,其中大多數尚未進行研究。我們正試圖更深入地瞭解恐龍蛋的整體情況。蛋殼變薄是為何發生的?它們破碎和斷裂背後是否有規律?如何確定孵化視窗?蛋的排列是否有規律,如果有,它能告訴我們關於親代撫育的什麼資訊?這些問題以及隨後的研究將增加我們已有的知識,因為最終恐龍蛋仍然是一個謎。我們非常幸運能夠獲得進行此類研究的機會,對此我們非常感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浙江自然博物館工作(照片由約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星期五結束了我們第一週的研究。我們已經觀察了相當多的蛋;每個小組可能觀察了 20 枚或更多蛋。在收藏庫中尋找更多蛋時,弗蘭基和我偶然發現了一枚蛋,它可能是一個孵化視窗(幼年恐龍從中逃脫的開口)的模型例子。它非常漂亮,我們都非常興奮能找到它。我們進行了一些有趣的活動,用粘土製作了一個小恐龍,並將其擺放成好像它正從蛋中蹦出來一樣。

粘土恐龍從浙江自然博物館恐龍蛋的孵化視窗中探出頭來。(照片由貝琪·克魯克拍攝)。

在我們偶爾的娛樂活動中,也有嚴肅的辛勤工作在進行;我們每天都花時間描述蛋,測量它們的尺寸,並記錄任何其他感興趣的資料。

靈隱寺建築群合影。(照片由浙江自然博物館地球科學部館長鄭文傑拍攝)。

星期六是我們的休息日之一,我們參觀了靈隱寺建築群和西湖。寺廟廣闊的場地擠滿了遊客,其中散佈著描繪佛陀和其他神靈的雕刻和雕像。

靈隱寺建築群。(照片由約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在我們結束對寺廟的探索後,我們乘坐公共汽車前往西湖。小組的幾名成員參觀了浙江省博物館,其餘成員則出發繞湖散步。西湖非常美麗。湖上有帆板運動員、小帆船,從湖對面可以看到杭州的美麗景色。

西湖的帆板運動員(照片由貝琪·克魯克拍攝)。西湖景色。(照片由約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此外,交給一群大學生,他們總能找到一種方法將一點蒙大拿州帶到中國。上週三晚上晚飯後,我們一群人帶著泰勒的筆記型電腦和他新買的九美元立方體揚聲器來到博物館前的廣場,我們在那裡開始跳搖擺舞。我從沒想過我會在蒙大拿州以外的任何地方跳鄉村音樂;我們甚至吸引了一小群人。這是一種在一天研究工作後放松身心的有趣方式。

美麗的西湖。(照片由約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本週我們一直在野外,所以這些故事很快就會送到您手中。接下來將是小組其他成員釋出的帖子,解釋他們選擇的研究專案。感謝您分享我們的冒險經歷。

關於作者:貝琪·克魯克是蒙大拿州立大學古生物學專業的高年級學生。她原本來自芝加哥,為了山脈和恐龍來到蒙大拿州。從小她就一直想成為一名古生物學家,最近決定從事教授職業。在不太嚴肅的一面,她喜歡閱讀、跑步、騎馬和玩電子遊戲。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