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冰川考察:安裝帕爾默站相機

編者按:極地冰川考察團隊的成員正在返回南喬治亞島和南極半島,以維護延時攝影相機系統。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按:極地冰川考察團隊的成員正在返回南喬治亞島和南極半島,以維護延時攝影相機系統。這些相機自安裝以來,每天每小時都在耐心地拍攝照片,並且是一個更大專案的一部分,該專案包括分佈在格陵蘭、冰島、北美、歐洲和喜馬拉雅山脈的 38 臺延時攝影相機,這些相機共同建立了這些變化景觀的視覺記錄。要檢視本系列的所有文章,請點選此處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馬爾冰川山麓的顯著退縮實際上改變了安弗斯島的海岸線,安弗斯島是南極半島西海岸附近一個冰川密佈的島嶼,也是美國南極計劃帕爾默站的所在地。當帕爾默站於 20 世紀 60 年代後期開始運作時,冰川距離站點僅一小段距離,為小型站點工作人員提供了一系列的娛樂機會。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帕爾默站已成為南極研究的中心,對極地生態系統和海洋學產生了重要的見解。與此同時,站點後面的冰川一直在退縮,改變了海岸線並揭示了新的景觀。

去年二月,在國家地理探險家號上,我們的團隊訪問了帕爾默站,為未來的相機安裝地點進行考察。我們登陸了阿姆斯勒島,這是一個岩石露頭,距離帕爾默站隔著冰封的亞瑟港半英里(0.8 公里),並找到了一個可以俯瞰馬爾冰川山麓的地點。直到 2004 年,這個地點還與更大的安弗斯島相連,只是隨著冰前沿的退縮才顯露出它是一個島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我們二月的訪問期間,雲層低垂在海灣上空,頻繁的暴風雪進一步降低了能見度。透過雲層的縫隙,我們觀察到一條狹窄的冰峽,它勉強將一小塊冰連線到主冰川上。在我們離開後不到一個月,這條狹窄的連線就消失了,在安弗斯島海岸又形成了一個島嶼。

我們現在來這裡安裝兩臺延時攝影相機,以觀察未來的任何變化。這是一個美好的下午——微風,多雲的天空和舒適的溫度。今天主要擔心的是分心。我們被一個由 90 英尺高的冰崖構成的壯麗圓形劇場環繞,而在下方,緩慢上漲的潮汐將大量的冰山碎塊拉過清澈見底的亞瑟港水域。如果這還不夠,海豹近乎不斷的打嗝聲提醒我們,我們離家很遠。

然而,安裝工作開局不利。馬特開始鑽第一個孔,以固定相機支柱,但鑽頭斷裂了。我們困惑地推測,鑽頭一定是由於之前的一次事故而變弱了,那次事故損壞了我們的主要鑽機,只剩下這一個也是唯一的備用鑽機。現在我們只剩下兩個鑽頭了。馬特更換了鑽頭,重新開始。咔嚓!鑽頭的尖端再次斷裂。一種莊嚴的感覺籠罩著我們——我們只剩下一個鑽頭了,如果它也斷裂,我們就完了。

極地探險的打包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你 постоянно вынуждены решать, сколько запасных предметов брать с собой — хрупкий баланс между ограничениями по весу и объему в сочетании с реальностью того, что если ключевой предмет выйдет из строя, весь проект окажется под угрозой. 去五金店買東西是不可能的。

現在我們身處南極洲一個平靜的日子裡,我們所有的裝備都已就位,而安裝工作卻懸於這最後一個鑽頭之上。我們深吸一口氣,馬特開始鑽孔——他在每個孔上都偷工減料,以確保它們都被鑽透,至少是部分鑽透。當最後一個錨韌體完成時,大家集體鬆了一口氣。剩下的安裝工作進展順利,我們比預期更早地回到船上,慶祝我們在南極半島的最後一次相機安裝

Dan McGrath is a Resident Scientist at the Earth Vision Trust and helps lead the Antarctic Program for the Extreme Ice Survey. He received a PhD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glaciology and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research projects examining glacier-climate interactions. His research has brought him on more than 15 field research expeditions to Antarctica, Greenland, Alaska and Patagonia. Follow Extreme Ice Survey on Facebook and Instagram.

More by Dan McGrat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