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頓煤灰洩漏點的電擊捕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按:藍色星球探險由雅克·庫斯托的孫女亞歷山德拉·庫斯托領導,將在138天內行駛14,500英里的公路,調查並拍攝北美一些最緊迫的用水和管理故事。每週,探險隊員都會從現場向《大眾科學》提交一份報告,直到探險活動於11月12日在華盛頓特區結束。這是他們的第三篇博文。

今天是星期三,我們來到了田納西州金斯頓鎮外的萊德登陸點,正在整理我們的船隻,準備向上游出發,前往2008年洩漏事故的中心地帶。該事故將超過十億加侖的煤灰傾倒入毫不知情的埃默裡河中。我們收拾好攝像裝置、錄音裝置以及忐忑不安的心情,準備出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籠罩在河流上的渾濁霧氣消散,露出了波光粼粼的河水和蔚藍的天空。“天氣真好,”北卡羅來納州上瓦陶加河的河流守護者,同時也是埃默裡河的名譽河流守護者唐娜·利森比說道,因為埃默裡河沒有自己的河流守護者。

“這是一個進行災難調查的好日子,”克里斯托夫·施魏格用諷刺的口吻澄清道,手裡拿著攝像機。

利森比在洩漏事件發生後立即劃過埃默裡河。她看到的情景仍然困擾著她。當她談論這件事時,她充滿活力的聲音會提高,並焦急地做著手勢。

“這裡就像一個戰區。有直升機在頭頂飛過,撒下稻草和草籽,”她向我們描述道。“看起來像被炸彈炸出的隕石坑。”

她組建了第一批獨立的科學家小組,在洩漏事件發生後測試水質。他們發現砷和重金屬的含量比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和環境保護署報告的高出100倍。

兩年後,對魚類的影響

今天,曾經高出水面10英尺的煤灰堆(利森比稱之為“灰山”)早已消失,但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研究水生生態系統仍然如何受到洩漏事件的影響。

“基本上,我們看到這些魚的組織中硒和砷的含量有所增加,”喬治說。“硒被認為是無聲的殺手。”

查塔努加田納西水族館保護研究所所長安娜·喬治和我們一起在水面上,在她的幾個研究地點進行電擊捕魚。電擊捕魚是一種常見的魚類種群調查方法,透過使用電流暫時使魚昏迷。被電擊水域附近的魚會浮到水面,在那裡它們會被撈網撈出水面,轉移到一個冰櫃中,它們會在那裡恢復,等待測量和識別。

喬治和她的丈夫,水族館的研究科學家喬治·尼利,以及利森比在洩漏事件發生18天后就來到了埃默裡河,採集了魚類樣本。從那時起,喬治每三個月都會返回一次,作為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的一部分,以檢查洩漏事件對魚類種群規模、多樣性、年齡結構和健康的影響。硒會導致魚類的繁殖失敗。

“你不會看到一條成年魚死於硒中毒;它會失去一代魚,”喬治解釋道。“所以即使它還活著,但在生物學上它已經死了。”

埃默裡河的電擊療法

為了採集魚類,我們開始在埃默裡河2.1點進行電擊捕魚,就在洩漏事件的中心附近。船的橙色吊杆伸到船的前面,將五根鋼纜放入水中。這些電纜像耙子上的牙齒一樣懸掛著,將500伏的電流送入水中。被電昏的魚浮到水面,在那裡它們會被撈網撈起,放入一個冷卻器中進行“鑑定”,魚類科學家用語,即收集魚類物種、長度和健康狀況的資料。在喬治將資料記錄在她的筆記本上後,魚被放回水中並遊走。

我奇怪地很想把手伸進帶電的水裡,就像一個在插座旁的蹣跚學步的孩子一樣,直到尼利警告我:“這比把手指插進插座要嚴重得多。”彷彿在響應這個警告,一群鰣魚像爆米花一樣噼裡啪啦地跳出水面。

 

在經歷了整整210秒的電擊後,我們捕獲了8個物種的14條魚。其中兩條魚表現出環境誘發的壓力跡象,鰭被侵蝕和真菌感染。

“我最擔心的是我們在魚身上看到的病變和畸形數量,”喬治談到她的初步發現時說。“很明顯,它們承受了非常極端的壓力,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件[洩漏]。”

科學家們對物種進行鑑定,統計它們的長度,並檢查它們的健康狀況,然後亞歷山德拉將它們放回渾濁的水中:撲通。

在我們的背後,煤灰廠的清理工作正在進行中。自過去21個月以來,自卸卡車、履帶式挖掘機(履帶上的巨型反剷挖掘機)、推土機和起重機發出嗡嗡聲和轟鳴聲,並伴隨著重型機械的蜂鳴聲,它們繼續處理著鋼鐵灰色的煤灰。

圖片:鰣魚,Dorosoma cepedianum。這條魚覆蓋著白色真菌感染,這是魚類壓力的常見跡象。圖片由© Blue Legacy/Oscar Durand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