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注:“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國古生物學考察隊”是由蒙大拿州立大學地球科學系恐龍古生物學教授弗蘭基·D·傑克遜和戴維·J·瓦里基奧,以及中國杭州浙江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兼副館長金幸生領導的專案。該專案今年是第二年派遣學生(主要來自小型初級學院和部落學院)前往中國進行古生物學工作。今年的學生目前在中國,研究恐龍蛋以及中國文化。
漢娜·蘇索尼和克里斯蒂·洛朗在中國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恐龍蛋。(圖片由喬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我們小組正在浙江自然博物館研究恐龍蛋窩的模式。這些資料包括蛋間距、蛋大小、蛋在窩內的方向以及蛋和周圍岩石內的沉積學。觀察蛋窩比單獨觀察單個蛋更能解釋恐龍的繁殖行為和蛋窩的沉積古環境。恐龍蛋窩的觀察可以與它們的現代親戚:海龜、蜥蜴、鱷魚和鳥類的築巢行為進行比較和對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查看了十幾個以上的蛋窩。我們認為這些蛋窩是不完整的,因為這些蛋是在山坡上挖出的石塊上發現的,而且岩石邊緣通常缺少部分蛋。對於許多這些蛋窩來說,不可能判斷它們是否會延伸到這些邊緣之外。我們正在觀察的蛋窩中的蛋大多是圓形到略微橢圓形。蛋的直徑通常為 6-9 釐米。有時在蛋窩中,蛋會重疊或相互接觸,有時它們的間距約為 2-6 釐米。
弗蘭基·傑克遜(左)和克里斯蒂·洛朗在中國調查一個產出恐龍蛋的環境。一些蛋是在山坡上挖出的石塊上發現的。(圖片由喬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解釋資料的一個主要困難是缺乏關於蛋窩在發現地點的整體沉積結構中的位置和方向的資訊。這是因為農民和建築工人經常發現這些蛋,然後將其贈送或出售給博物館。關於它們在露頭其餘部分中的排列的資訊通常是未知的。因此,蛋窩的哪一側代表原始的頂部和底部通常是未知的,我們必須在剩餘的沉積物中尋找沉積特徵以尋找線索。
漢娜·蘇索尼和克里斯蒂·洛朗在中國尋找關於恐龍蛋歷史的線索。(圖片由喬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我們討論的另一個問題是蛋是否按照原始模式定向,或者水文和地質力量是否改變了蛋的方向,甚至由於河流作用將蛋重新沉積到新的環境中。
漢娜·洛朗在佛像旁擺姿勢,她是今年在中國尋求恐龍蛋答案的九名蒙大拿州大學生之一。(圖片由喬賽特·伍登·萊格斯拍攝)。
當我們返回蒙大拿州時,我們希望繼續我們對蛋窩的研究。薄片將使我們能夠觀察蛋殼的孔隙度和微觀結構。我們有興趣瞭解蛋窩內孔隙度大小和蛋間距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因為這可以進一步解釋恐龍的築巢行為。
關於作者
克里斯蒂·洛朗是蒙大拿西部大學(位於蒙大拿州狄龍)的一名大三學生。她是環境科學專業,輔修地質學和溼地管理。在課後,羅布·托馬斯博士隨意地向她介紹了這次前往中國並在那裡研究恐龍蛋的機會。在實驗室和實地環境中進行研究的機會將使她具備將來進行自己科學研究的技能,並使她獲得合作研究的經驗。這些技能將對申請研究生院有所幫助。她覺得她有很多不同的職業道路想要追求,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研究部分。
漢娜·蘇索尼最初來自密歇根州馬凱特。她剛剛在蒙大拿州立大學完成了大二學年,專業是地質學。她從去年去過這個專案的小組那裡瞭解到了這個專案。她在博茲曼的時間都用來徒步旅行、閱讀和給她的貓穿上可愛的衣服。
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