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作者:John Pyle 教授,劍橋大學 MAMM 專案首席研究員。
甲烷是一種關鍵的溫室氣體;北極是甲烷自然排放的關鍵區域;盛夏和秋季是排放量可能達到峰值並迅速變化的關鍵時期。理解相關過程是氣候預測的關鍵。正如在下一篇博文中將解釋的那樣,MAMM 專案旨在解開其中的一些謎團。
我們的第二次密集型飛機飛行活動,是對長期地面測量工作的補充,將於 2013 年 8 月 15 日開始。對於參與的科學家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且略帶恐懼的時期。儀器能正常工作嗎?大氣會配合嗎?我們會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嗎?我們不能保證成功,但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給自己最好的機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密集的實地考察工作非常有意義——團隊合作提供了真正的快樂。而且北極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二十年前,我參與了一系列在瑞典北部基律納進行的泛歐洲活動,以瞭解北極平流層臭氧的損失。我們是在冬天去的,在冰天雪地的景觀中,氣溫遠低於零度,幾乎沒有日光。湖泊和沼澤會結冰數月。現在,我們希望測量氣溫升高時從溼地散發出的甲烷排放量。去年,我們看到了芬蘭溼地上的排放熱點。這次我們希望描述它們對溫度的依賴性。去年,我們也飛往斯瓦爾巴特群島;我們可能會在 9 月份北極海冰覆蓋率最小時重訪並進行新的測量。
我們不確切知道會發現什麼。這就是科學的本質。但我們預計,無論我們發現什麼,要解開它都將是具有挑戰性的,並且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