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編者按:海洋地球物理學家羅賓·貝爾正在領導一次南極探險,以探索冰蓋下神秘的山脈。以下是她在《大眾科學》網站關於“極地的未來”的深度報道中的第二次更新。
紐西蘭基督城——從綠色之地飛往白色之地的旅程似乎今天就可以實現。一切似乎都很順利。麵包車在預定時間出現了。辦理登機手續的過程很快。每個人都熟練地換上了笨重的冬季裝備,打包好自己的迴旋鏢包,並通過了安檢。昨天,人們都在睡覺和看書,但現在空氣中瀰漫著期待。大家手臂交叉地坐著,目光投向門口,等待我們的校車到來。很快,它們來了。我們再次被送到跑道,走向飛機。昨天,機組人員在跑道上迎接我們,今天,飛機的門是開著的,我們只是被送上樓梯,沒有多餘的客套。負責貨艙的年輕中士(我們是貨物)今天戴著毛皮帽子,蹦蹦跳跳。“我們現在就離開這裡吧”這是他沒說出口的資訊。我們都安頓下來,祈禱好運。我又坐在大集裝箱旁邊,我的視野主要是固定住這個大型金屬包裹的粗鏈條。這次我們運氣不錯。我們真的起飛了,向南飛去。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飛行需要五個小時。大約是向南33個緯度。計算南北距離的最佳方法是記住,一度緯度等於60海里,所以我們的飛行距離約為兩千英里。這個距離大約是從紐約到鹽湖城的距離。我的朋友德特勒夫·達姆薩克和我趴在地圖上,試圖弄清楚我們什麼時候能看到陸地。德國政府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條冰川,我們將飛越它。我們只能在最後一個小時看到這片大陸。當其他乘客都睡著的時候,我開始工作。在後面一箱雪地摩托上,一場激烈的爭吵遊戲仍在繼續。我與機組人員聊天,詢問有關下週將燃料運送到北部營地的C17飛機。我希望我們可以拍到包裹從飛機後部滑出的影片。我真的希望在其中一個包裹上安裝一個Flip攝像機,瞭解一下和空投包裹一起到達營地會是什麼感覺。
話題轉向C17,這架七歲的飛機已經見過世界,現在幾乎飛遍了所有大陸。這架巨大飛機的我最喜歡的功能(除了它帶著我向南飛)是天花板上的煙火式救生筏。如果飛機在海里墜毀,救生筏會在飛機機身上燒出洞,然後被拋入大海。一根帶有結的繩子將讓我們爬過這些洞到達救生筏。看著貨艙的窗外,南大洋看起來很洶湧。白色的浪花在很遠的下方覆蓋著海面。在這樣的條件下,救生筏可能沒什麼用處。
談話停止了。我們等待著大陸的出現。期待感越來越強烈。戴著太陽鏡的德特勒夫是第一個從圓形貨艙窗戶看到大陸的人。經過耐心的等待,我們被允許上前欣賞全景。冰川沖刷著地貌。德特勒夫指出了他用直升機上的磁力儀測量過的小火山。冰層向西無限延伸,一直到加姆布林採夫山脈,那裡的冰層已經覆蓋了山峰。沿著海岸,橫貫南極山脈透過冰雪露出頭角,冰川在山峰之間流動。當我們回到貨艙時,每個窗戶都排起了長隊。大多數人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這片白色大陸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我們開始下降的速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溫暖的靴子和保暖的衣服從機組人員的袋子裡拿出來。機組人員從叢林綠和沙漠迷彩換成了極地黑。最後一次,我被綁在靠近大集裝箱和我最喜歡的鏈條的座位上。C-17輕輕地降落在一個精心修整的冰跑道上。鏈條發出嘎嘎聲。我們到了。門開了,射入幾乎刺眼的陽光和寒冷的冷風。我們走出去。我們的腳下是數百英尺的冰層,在我們前面是一座冒煙的火山,在我們後面是一片壯麗的山脈。極地版的校車有巨大的輪子,可以在冰上行駛。這輛公共汽車上沒有企鵝。它們在北部18英里的開闊水域中游泳。我們已經到達了這片身披白色的大陸。
來源:羅賓·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