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caption id="attachment_659" align="alignleft" width="300" caption="截圖來自TV4電視臺的《卡拉·法克塔》節目"] [/caption]
在社會主義天堂(又名瑞典),公眾在驚恐中閱讀新聞和觀看電視。TV4電視臺的一個調查新聞團隊剛剛在《卡拉·法克塔》(冷酷的事實)節目中播出了一期特別節目,揭露了埃斯基爾斯圖納市帕肯動物園的園長在動物待遇以及該動物園照管的幾種珍稀和有價值的瀕危物種的命運問題上撒謊。這是一部令人悲傷、悲慘但重要的紀錄片。雖然看似片面,但影片證據(對死動物影像敏感者請注意)以及園長本人自相矛盾的說法是無可辯駁的(她現在已被停職,原因是她發表了“不稱職的宣告”)。您可以在下面觀看帶有英文字幕的節目。節目時長22分鐘,但我認為值得您花時間觀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然而,這場悲劇再次引發人們對動物園在環境教育和作為保護中心的作用的關注。雖然帕肯動物園的情況似乎很極端,但這絕非孤立事件。就在帕肯動物園細節曝光的前幾天,瑞典的厄蘭島動物園也被前僱員的報告推上了風口浪尖,報告稱動物被員工毆打致死、餓死或未獲得必要的治療,原因是動物園負擔不起獸醫護理或不再有動物的空間。此外,公園的客工被安置在狹窄的住所中,並以當地雜貨商捐贈給公園用於餵養動物的食物為食——與此同時,動物園卻聲稱扣留他們每月稅後工資12,000瑞典克朗(1800美元)的一半用於食宿。當工人表示他們想住在其他地方時,他們實際上被視為辭職。
帕肯動物園和厄蘭島動物園的行為是底線思維的結果,為了儘可能節省資金而偷工減料,犧牲了它們照管的動物的利益,並且在厄蘭島動物園的案例中,也犧牲了外國客工的利益。他們明知故犯地進行了在法律眼中是非法的,在支持者眼中是不道德的運營。不僅如此,他們還屠殺了那些野生種群數量如此之低,以至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為瀕危物種的動物。2010年瀕危老虎種群的最佳估計為4000只,而非洲邦戈羚羊種群估計在3代(約21年)內下降超過20%;將其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清單從近危物種提升到瀕危邊緣。
幾乎每個國家都有私人和公共動物園或野生動物公園/保護區;許多國家有幾十個,例如美國。在這些地方,有多少情況是保護的表象與實際的保護實踐相悖的?為了任何理由而圈養野生動物都是一項資源密集型業務,在動物護理的基礎上建立保護和教育使命會增加更多的複雜性。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動物園和動物公園都面臨著艱難的平衡,即如何在吸引興趣和遊客(例如,透過新物種、展覽和景點)與維護其保護使命以及它們照管的生物的福祉之間取得平衡。對於公共補貼的動物園來說,這一點尤其不可否認。關於動物疏忽、虐待和公然濫用保護使命的爆炸性新聞破壞了公眾對動物園是人們瞭解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並開展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場所這一理念的信任。
或者,動物園可能是一個在我們當今時代已經過時的、不可持續的想法?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