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與生態學的交匯點

Ryan Somma of Ideonexus 製作的青黴菌產生青黴素。 關於 EvoEcoLab 自然歷史是關於觀察和長期深入的思考。 最好的自然科學家花費了大量時間思考他們所目睹的事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Ryan Somma of Ideonexus 製作的青黴菌產生青黴素。

關於 EvoEcoLab

自然歷史是關於觀察和長期深入的思考。 最好的自然科學家花費了大量時間思考他們所目睹的事情。 1870 年,約翰·斯科特·伯登-桑德森爵士在培養細菌時注意到,細菌在發黴的培養物中沒有生長。 雖然這個簡單的觀察會著名地引導一系列研究,許多科學家證實了各種青黴菌黴菌在幾十年內的治療能力,但自古希臘人和印度人時代以來,人們就知道某些黴菌可以抑制感染。 這一簡單的觀察,以及隨後的進一步觀察,以及最終亞歷山大·弗萊明和其他人的實驗工作,拯救了無數生命,並促成了一場醫學革命,分離出新型化合物,防止了截肢和敗血性休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雖然這個故事的醫學方面本身就引人入勝,但還有一個更深層次、更根本的故事需要揭示。 一個關於衝突、鬥爭以及——有時——愛恨情仇的故事。 我們只需要看看我們周圍的自然世界,就能感受到戲劇性和敬畏之情。 這一切都始於一個問題,通常以“為什麼”開頭。 答案的旅程也永遠沒有盡頭。 而且它不應該有盡頭。

從黴菌中分離出青黴素只是黴菌故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方面,儘管它對我們自己的物種具有巨大的影響。 為了理解為什麼黴菌會分泌一種化合物來拯救完全不同的一系列物種的生命,我們必須瞭解這種生物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在其完整的相互作用集合中是如何進化的。 黴菌存在於棲息地中,受氣候影響,並被各種其他物種包圍。 有些物種對黴菌的存在漠不關心,而另一些物種則依賴它來生存。 這組相互作用是黴菌生態學的一部分,並塑造了它在日常、世代壽命中的行為方式。

一些黴菌菌落容易受到與其相互作用的物種的影響而滅絕,而另一些菌落可能維持這些相互作用並生存下來。 當然,只有倖存者才能生長、繁殖或以其他方式繁殖,確保其性狀在後代中得到繼承。 這改變了每個世代中攜帶任何給定可遺傳性狀的物種的每個種群中個體的比例。 沒有得到沃爾特叔叔 3 英寸長的耳毛? 沒有? 算你走運! 如果你繼續繁殖,你將確保後代可能會減少一些聽覺上的毛髮。 當然,隨著種群改變它們的性狀,它會影響它們相互作用範圍內的所有生物。 這些在任何時間段內的變化都是一個物種的進化

大多數時候,變化是微妙的,幾乎不被注意到,就像黴菌在夜間穿過土壤一樣。 也許是蛋白質的微小化學變化、行為適應,或者僅僅是在那天沒有被吃掉的運氣。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進化發生在生態學的背景下。 這個新部落格 EvoEcoLab 的目標是探索進化和生態學交叉的邊界。 這是一個廣闊的領域,充滿了人口遺傳學、微觀進化、宏觀生態學、系統學以及當然還有自然歷史這門古老藝術等領域的有趣研究。 但我希望走出“黴菌”本身,並強調進化生態學領域實際上是一個應用領域,對我們自己的物種有很多好處。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工作,進化超越了理論領域,科學家們已經利用其原理來改善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提高我們食物的營養成分,創造更有效的天然產物藥物,以及瞭解自然過程和環境如何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從而為城市節省基礎設施和資金! 這是進化的故事,但它常常被掩蓋或淹沒在政治和宗教辯論的喧囂聲中。 許多科學家都意識到這種諷刺意味,因為我們捍衛我們的研究,卻要面對直接從中受益的同一群人。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我們需要 EvoEcoLab,不僅僅作為一個教育資源或對抗反科學人群的彈藥,而是作為一個提醒,即進化和生態學是使我們能夠掌握影響我們的事物、我們影響的事物以及如何利用這種非常真實的現象來改善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與自然世界的互動的學科。 我探索了與進化生態學相關的廣泛主題,但也可能涉足進化或生態學以及各種相關的領域,如保護、方法論、科學傳播、科學史、分類學等。 我個人部落格上的一些舊帖子 可能會讓您瞭解我的寫作內容,但我計劃在這裡更進一步,更深入地瞭解進化作為一門應用科學的故事。

每罐泡菜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充滿未知潛力的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 透過 Flickr 使用者 SuzyJane

我也接受您有興趣瞭解更多內容的建議。 不要害羞,如果您有任何迫切希望我寫的內容,請隨時與我聯絡或留言。 我對科學與宗教的辯論不感興趣。 有很多地方會發生這種情況,我鼓勵您去那些渠道進行這類討論。 由於宗教(或缺乏宗教)是一個非常私人的決定,而科學是基於證據和觀察的,因此我對在本部落格上討論與科學相關的任何宗教方面都沒有興趣。 請不要討論智慧設計/創造論 (IDC),除非您認為自己有非常有效的觀點。 如果您必須思考超過 3 秒鐘才能判斷您的 IDC 觀點是否有效,那可能就無效。 IDC 沒有根植於科學,我認為它與任何關於進化的討論都無關。 如果您不同意或想把我斥為思想封閉,那也沒關係,我可以接受。 這項政策將來可能會改變,但我對此表示懷疑。

關於我

我已經參與研究超過 9 年,擁有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生物學碩士學位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化與生態學學士學位。 在杜克大學海洋實驗室海洋保護分子設施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分校海洋科學中心從事技術研究工作後,我目前是一名獨立科學家、自由科學作家和科學傳播策略師,常駐美麗的北卡羅來納州沿海地區。 我的研究興趣涵蓋了深海化能合成環境和其他地方的無脊椎動物的種群遺傳學、生物多樣性、群落生態學、食物網和系統學。 作為一名分類學家,我已經描述了幾種新的海葵和蝦。

我也是 深海新聞 的助理編輯和網站管理員,我在那裡 撰寫了關於 海洋科學各個方面的文章。 我屢獲殊榮的寫作曾出現在 Seed Magazine、《開放實驗室:最佳科學部落格寫作》(2007 年、2009 年、2010 年)、《環境法評論》以及探索頻道、ScienceBlogs 和《大眾科學》的網站等。 我喜歡儘可能多地與我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共度時光,跑步、遠足、支援當地啤酒廠、提高人們對開放獲取的認識、彈吉他和寫歌。 您可以在我的 主頁 上閱讀更多關於我的資訊並收聽我的音樂,在那裡您還可以檢視我的簡歷和履歷。

評論禮儀

我對我的評論政策不太吝嗇。 我非常喜歡反饋和對話,所以請經常發言! 此外,你們之間也要互相交談。 我要求您避免人身侮辱和互相詆譭。 我不會回覆這種無稽之談,您可能會面臨 IP 被我們的伺服器禁止的風險。 請不要侮辱其他讀者,尤其是當他們不知道某些事情或犯了一些事實錯誤時。 不要說“嘿,白痴,你當然錯了,你真是個白痴”(即使那個人是在釣魚,我知道這很難,相信我!),而是以此為契機,扭轉談話局面,在公共論壇上教育(或非侮辱性地辯論)他們。 我敢打賭,有時你也會犯錯

About Kevin Zelnio

Kevin has a M.Sc. degree in biology from Penn State, a B.Sc. in Evolution and Ecology fro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and has worked at as a researcher at several major marine science institutions. His broad academic research interests have encompassed population genetics, biodiversity, community ecology, food webs and systematics of invertebrates at deep-sea chemosynthetic environments and elsewhere. Kevin has described several new species of anemones and shrimp. He is now a freelance writer, independent scientist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s consultant living near the Baltic coast of Sweden in a small, idyllic village.

Kevin is also the assistant editor and webmaster for Deep Sea News, where he contributes articles on marine science. His award-winning writing has been appeared in Seed Magazine, The Open Lab: Best Writing on Science Blogs (2007, 2009, 2010), Discovery Channel, ScienceBlogs, an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 among others. He spends most of his time enjoying the company of his wife and two kids, hiking, supporting local breweries, raising awareness for open access, playing guitar and songwriting. You can read up more about Kevin and listen to his music at his homepage, where you can also view his CV and Résumé, and follow him twitter and Google +.

ResearchBlogging.org Editor's Selection Posts on EvoEcoLab!

More by Kevin Zelni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