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本週,Grand CENtral 部落格刊登了安德魯·比塞特的一篇客座文章,為公眾對化學品的焦慮辯護。在很多地方(包括這裡),這種焦慮被貼上“化學恐懼症”的標籤;比塞特將其拼寫為“chemphobia”,但他說的卻是同一件事。
比塞特認為,我們這些具有化學背景的人經常對“無化學物質”產品的成功營銷做出回應,即指出我們周圍的世界是由化學物質構成的,但這種回應未能觸及人們真正的擔憂。他寫道:
看看我們這個行業的歷史——從四乙基鉛到沙利度胺再到博帕爾——並面不改色地堅持認為化學恐懼症完全是不必要且不理性的。就像對醫療行業的不信任一樣,這令人遺憾且毫無益處,但這部分是我們自己的過錯。傲慢和家長作風在科學界仍然太常見了,公眾的某些群體將我們視為惡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當然,用同一把刷子來抹黑每一種化學物質和化學家是很愚蠢的,但在外人看來,我們顯得相當深奧且單調。化學恐懼症應該引發謙遜,而不是嗤之以鼻。如果公眾對化學一無所知,那麼我們的工作是與他們互動——而不是訓誡或下達真理,而只是交談和教育。……
[A] 對化學恐懼症的常見反應是將“化學物質”定義為類似於“任何有形物質”的東西。從實驗室的角度來看,這似乎很自然,也許確實如此;但在日常生活中,我認為這充其量是誇大其詞,最壞的情況是不誠實。區分我們日常接觸且在這些條件下無害的物質——顯而易見的東西,如水和空氣、廚房配料或常見金屬——以及我們經常處理的更奇異、濃縮或合成的化合物是有用的。兩者都是由相同的物質構成的這種觀察在形而上學上是深刻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的。我們對待它們的方式截然不同,而使用“化學物質”這個詞來區分它們是常見的、有用的,而且並非完全無知。……
當然,這個定義在邊緣上有點模糊。並非所有“化學物質”都是合成的,而且很多常見的材料都是合成的。無論如何,我認為我們可以非常廣泛地使用“化學物質”來表示你在實驗室中發現但在廚房中找不到的那類物質,而且我認為這是大多數人使用它的方式。
至關重要的是,這種區分往往會導致化學物質有害的概念:漂白劑是一種化學物質;它有警告標籤,你把它放在水槽下面,並且在使用時戴上手套。水不是!你喝它,你用它洗澡,它從天上掉下來。正確與否,化學恐懼症源於“化學物質”這個詞的常用用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這裡,有些地方我並不完全同意比塞特的觀點。
我的廚房裡包括許多沒有放在水槽下或僅戴手套處理的化學物質,包括碳酸氫鈉、乙酸、酒石酸氫鉀、卵磷脂、果膠和抗壞血酸。我們在烹飪中使用這些化學物質是因為它們發生的反應(以及它們阻止的替代反應——那些抗壞血酸晶體在我們的自制白色桑格利亞汽酒中被大量使用,以防止水果在與氧氣接觸時變色)。而且,我認為不僅僅是化學博士學位的人才認識到,他們速發麵包和薄煎餅中的化學膨鬆劑依賴於某種化學反應來產生他們想要的效果。儘管認識到化學反應性,但如果那批餅乾在他們的肚子裡不舒服,許多同樣的人會很樂意將碳酸氫鈉與水混合並一口吞下,而絲毫不用擔心他們正在攝入可能需要致電毒物控制中心的東西。
也就是說,我認為比塞特過分強調了存在明確的“常用用法”將所有化學物質都放在界限的“壞”的一側的假設,即使界限的邊緣是模糊的。
的確,很難不相信像美國這樣的國家的人們總體上正朝著更加習慣於他們的世界——包括他們自己的身體——是由化學物質組成的這個想法的方向發展。(隨意談論情緒化的青少年是他們大腦化學的受害者只是其中一個例子。)除了最恐懼化學物質的人之外,人們似乎可以接受他們的身體使用化學物質(例如,消化他們的食物),甚至我們的藥典依賴於化學物質(例如,可以減輕我們的疼痛或減輕炎症)。
拋開這些吹毛求疵,我認為比塞特已經指出了許多化學恐懼症的核心擔憂:公眾受到可能含有或不含有各種化學物質的產品和工藝的轟炸,他們對這些化學物質沒有任何明確的資訊。他們無法從它們的名稱(即使這些名稱在標籤上被披露)中判斷這些化學物質的作用。他們不知道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會帶來哪些可能的危害(或者需要多少量才會構成風險)。他們不知道化學物質為什麼會出現在他們的產品中——它們實現了什麼目標,以及該目標是否主要服務於消費者、零售商或製造商。而且他們不信任那些有足夠的知識和資訊來回答這些問題的人。
也許其中一些是公眾對科學家的不信任。人們想象科學家們在他們的超級反派實驗室裡,制定征服非科學家的計劃,而不是認識到科學家們就在他們中間(甚至可能執教他們孩子的足球隊)。這種不信任可以透過科學家真正以社群成員的身份公開露面——並傾聽這些社群的人們提出的擔憂來解決。
然而,這種不信任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不信任公司,他們聲稱化學將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但隨後優先考慮執行長和股東的更好生活,同時在安全測試、資訊豐富的標籤以及避免在其提供的商品的製造和使用中對環境造成危害方面偷工減料。我不是化學恐懼症者,但我認為有充分的理由對那些將消費者視為行走的錢包而不是將他們視為有權獲得資訊以做出自己明智選擇的人的公司抱有先入為主的不信任感。
科學家需要開始解決化學恐懼症的這一要素——並加入施壓私營部門,以更好地贏得公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