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並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這篇文章是關於與 DNLee 站在一起並探索科學。
如果您還沒有關注到在 Twitter 上爆發的這場事件,這裡是簡短的版本
DNLee 受邀在另一個網站上撰寫客座部落格。她詢問了條款,然後禮貌地拒絕了。然後,那位邀請這些客座文章的編輯 稱她為妓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DNLee 在她的 部落格 上釋出了關於這次交流的內容,這提供了一些關於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撰寫科學文章(以及作為有色人種女性撰寫科學文章)的動態的見解。
然後,《大眾科學》部落格的某人撤下了她的帖子,既沒有告知她他們正在這樣做,也沒有告訴她原因。
今天,為了解釋,《大眾科學》主編 Mariette DiChristina 發推文說
關於部落格諮詢:@sciam 是一個探索科學的出版物。這篇文章不適合這個領域,因此被移除。
— Mariette DiChristina (@mdichristina) October 12, 2013
關於部落格諮詢:@sciam 是一個探索科學的出版物。這篇文章不適合這個領域,因此被移除。
請記錄在案,這是我第一次聽說這種編輯過濾器,或者聽說任何不屬於“探索科學”類別的帖子可能會被編輯撤下。
此外,很難理解 DNLee 釋出的內容 如何不算是“探索科學”,除非對“探索科學”的解釋非常狹隘,以至於整個部落格都違反了標準。
當然,我會爭辯說,以任何有意義的方式“探索科學”都需要發現科學知識是人類勞動的結果。
科學知識不會在海灘上衝刷上來,完全成型。有血有肉、古怪的人類構建了它。這些人類在與世界以及彼此互動時的經歷,是科學知識來源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人類在嘗試交流科學知識時彼此互動的經歷,是科學理解來源的關鍵部分——以及誰覺得理解科學很重要,誰覺得科學是吸引人的和有趣的,誰覺得科學不適合他們。
女性在構建科學知識、交流科學知識、參與可以支援科學參與的社群和網路方面的經驗,與“探索科學”是不可分割的。有色人種以及其他尚未在科學家或科學傳播者社群中得到充分代表的人的經驗也是如此。
除非《大眾科學》真的只關心幫助那些已經覺得科學適合他們的人“探索科學”。如果情況是這樣,他們真的應該在與我們博主簽約之前告訴我們。
“探索科學”意味著探索各種複雜性——包括令人不快的複雜性——關於科學完成的社會背景,科學家接受培訓的社會背景,真實的人類努力解釋我們所知道的關於世界的點點滴滴,以及我們如何得知這些點點滴滴以及它們為何重要。
如果《大眾科學》不希望其博主深入研究這些複雜性,那麼他們就不想要我。
另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