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上個月底,我思考了一項研究的含義,該研究在一篇發表於2013年1月4日《科學》雜誌上的視角文章中被提及但未詳細描述。[1] 從其大致細節來看,這項研究表明,一篇關於科學的線上文章後面的評論 —— 特別是評論的感知語氣,無論是文明的還是不文明的 —— 可能會影響讀者對文章本身描述的科學的評估。
今天,《高等教育紀事報》的Paul Basken撰寫的一篇文章分享了該研究的更多細節
這項研究於週四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年會上概述,涉及一項針對2338名美國人的調查,要求他們閱讀一篇討論奈米技術風險的文章,奈米技術涉及在原子尺度上工程化材料。
在已經對該技術表示警惕的參與者中,那些閱讀了示例文章(底部附有禮貌性評論)的人幾乎勢均力敵。近43%的人表示他們認為該技術的風險較低,46%的人表示他們認為風險較高。
但是,對於同一篇文章和以粗魯方式表達相同反應的評論,讀者之間的分歧擴大了,32%的人認為風險較低,52%的人認為風險較高。
該研究的合著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命科學傳播學教授Dominique Brossard說:“唯一產生影響的是故事後面評論的語氣。” Brossard女士說,這項研究發現“這些粗魯評論具有兩極分化的效應”。
這項由威斯康星大學和喬治梅森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研究,將在即將出版的《計算機中介傳播雜誌》上發表。它在美國科學促進會會議上進行了一整天的關於科學家如何傳播他們的工作,特別是線上傳播的討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您點選連結閱讀這篇文章,您會注意到我被要求對研究結果發表評論。正如您可能猜到的那樣,關於這篇論文(仍在保密期)及其影響,我有很多話要說,但最終沒有全部寫進文章,所以我在這裡分享我更深入的想法。
首先,我認為這些結果有助於讓一直在稽核評論的博主們放心,他們所做的事情不僅是允許的(稽核評論不是“審查”,因為博主沒有國家權力,如果任何給定的部落格拒絕他們講壇,人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各種地方來表達他們的觀點),而且也是合理的。啟用評論的部落格不僅僅是資訊傳輸,它還假定了一場對話,而最終成為什麼樣的對話取決於鼓勵或禁止什麼樣的行為,誰感到受歡迎或被疏遠。
但是,這項研究似乎沒有解決一些有趣的問題,我認為這些問題對博主來說可能非常重要。
在這項研究中,讀者(潛水者)對線上帖子中的事實資訊以及評論中關於該文章的討論做出反應。正如該研究構建的那樣,這種討論似乎是由評論者塑造的,而不是由文章的作者塑造的。在我看來,(並且值得進一步的實證研究!)作者與評論者互動的評論區——不僅回應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表達的觀點,還回應他們與其他評論者的互動方式以及他們的“語氣”——對讀者的影響與被討論文章的作者完全不在場的評論區不同。更簡潔地說,作者在場並參與或缺席且不參與的評論區,也向潛水者傳遞資訊。
這是我認為該研究沒有真正解決的另一個問題:雖然部落格通常旨在與潛水者以及發表評論的讀者進行交流(我所看到的所有證據都表明,評論者往往只佔讀者的一小部分),但大多數部落格的目標是觸及比“世界上每個有網際網路連線的人”更窄的核心受眾。
有時,這意味著博主正在與那些認為看起來雜亂無章且有爭議的評論區是受歡迎的,而不是令人疏遠的受眾交談。這不僅僅適用於尋求喜歡辯論或喜歡激烈交鋒的受眾的博主。
一些部落格擁有對隨意表達的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恐同症等具有故意不文明行為的社群。《咽喉》(Pharyngula)是一個採取了這種方法的部落格,就在昨天,Chris Clarke在那裡釋出了一份關於“文明”的宣告,宣告以“不將文明神化凌駕於正義之上”的承諾開頭。以這種方式設定博主和發帖者之間的互動規則意味著,尤其受性別歧視、種族主義、恐同症等影響的群體中的人們在部落格圈中擁有一個避風港,他們不必浪費時間禮貌地捍衛他們也是完全人類的概念(或者吞下他們的憤怒和沮喪,因為他們的人性被當作辯論的話題)。是的,有些人覺得那裡的環境令人疏遠——但是那些在網際網路(以及物理世界的其他領域)的大多數地方因毫無疑問的偏見而感到疏遠的人,正是那些在《咽喉》中被有意識地歡迎加入對話的人,而那些不喜歡這種環境的人可以找到另一個對話。部落格圈很大。換句話說,並非每個潛在讀者在某個部落格都感到完全舒適,這並不能證明博主做錯了。
那麼,我們現在處於什麼境地?
我們正處於這樣一種境地:很多人都在使用像部落格這樣的線上場所,在對話的背景下(讀者可以作為評論者積極參與)交流資訊和觀點。我們有一項研究表明,評論的基調(正如潛水者,即不評論的讀者所感知到的)可以像帖子內容一樣多地傳達給讀者,而帖子內容是評論的主題。而且,關於什麼樣的參與會對什麼樣的讀者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可靠性如何),我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答。這對我們這些寫部落格的人意味著什麼?
我認為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真正反思我們試圖傳達什麼,我們試圖向誰傳達,以及我們在對話中可見的參與程度(或不參與程度)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必須承認,對於潛水者接收到的資訊,我們最多隻有零碎的資訊,並且要注意如何獲得更多關於我們成功傳達我們試圖傳達的內容的反饋。我們必須認識到,鑑於我們所有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可能需要改變我們寫部落格和與評論者互動的策略,特別是當我們發現證據表明它們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工作時。
* * * * *
為了明確我想在這裡進行的對話的引數,請允許我指出,您是否喜歡《咽喉》為對話設定的基調在這裡是離題的。但是,我們歡迎您在此處的評論中分享您發現哪些因素讓您感到更願意或更不願意參與線上帖子,無論是作為評論者還是潛水者。
_____
[1] Dominique Brossard 和 Dietram A. Scheufele,“科學、新媒體和公眾。” 《科學》 2013年1月4日:第339卷,第40-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