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雜誌、性別歧視與心理學研究:彼得·赫加蒂博士訪談(第一部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早在 12 月,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該論文(Horvath, M.A.H., Hegarty, P., Tyler, S. & Mansfield, S., “派對結束時亮燈”:男性雜誌是否正在使危險的性別歧視成為主流? 《英國心理學雜誌》。DOI:10.1111/j.2044-8295.2011.02086.x)探討了以年輕男性為目標受眾的雜誌(“男性雜誌”)可能對閱讀這些雜誌的年輕人如何看待其社會現實產生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認為,被判犯有性侵犯罪的人和男性雜誌對女性的描述幾乎無法區分,而且當一段引文被標識為來自男性雜誌時(無論其真實來源如何),受試者比同一段引文被標識為來自強姦犯時,更傾向於表示他們認同其中表達的觀點。

我在我的另一個部落格上撰寫了關於這項研究細節的文章。

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彼得·赫加蒂博士,是我在研究生院認識的人(因為我們曾在一個學期的科學人類學研討會上在一起)。他很友善地同意接受關於這項研究的採訪,並回答了我作為一位從物理科學家轉變為哲學家的更廣泛的問題,即在心理學家看來,什麼是好的科學。由於篇幅較長,我將分兩部分呈現這次採訪,這是第一部分,明天將釋出第二部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Janet Stemwedel:是否有任何特定的事件促成了這項研究——一個特定的事件,或者對“常識”的第 N 次重複,使其看起來是時候質疑它了?或者,這項研究是否最好被理解為更廣泛專案的一部分(也許是識別塑造我們信仰和態度的社會世界的部分)?

Peter Hegarty:我們出於不同的原因來進行這項研究。Miranda [Horvath] 比我更持續地研究男性雜誌在流行文化中的作用(參見 Coy & Horvath, 2011)。在另一名學生的興趣的推動下,我今年早些時候發表了一篇非常短的文章,探討了男性雜誌中“異性戀靈活”女性的代表性問題(Hegarty & Buechel, 2011)。Horvath、Hegarty、Tyler & Mansfield (2011) 報告的兩項研究是作為 Suzannah Tyler 和 Sophie Mansfield 在法醫心理學碩士課程中的畢業論文進行的,該課程由薩里大學和布羅德莫爾醫院聯合提供。2010 年 Miranda 搬到米德爾塞克斯大學後,我和 Miranda 牽頭撰寫了這項研究的報告。

JS:當這項研究在新聞中報道時,隨著推特上關於這項研究的討論變得熱烈,一些人表示擔憂,認為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將男性雜誌定義為特別糟糕(與其他型別的媒體相比),或者實際上是助長強姦行為。根據新聞稿中的資訊(因為研究論文尚未完全發表),關於從結果中得出的精確推論以及(基於人們認為您*可能*得出的推論)關於研究是否包含適當的對照——例如,關於女性的引文來自《衛報》,或者來自並非強姦犯的普通男性——似乎存在一些不明確之處。您能否向我們澄清這項研究試圖找出什麼,以及它支援或不支援哪些推論?並且,根據您實際檢驗的假設,您能否討論實驗對照的問題?

PH:我們的研究重點是男性雜誌——而不是其他媒體——因為內容分析研究表明,這些雜誌通常帶有性別歧視,以提供建議的模式運作,並且經常否認其社會影響力。據我所知,《衛報》的情況並非如此。因此,專注於男性雜誌是有理由的,這不是基於先前的研究。我們希望檢驗我們的假設,即男性雜誌可能正在使敵意性別歧視正常化。這個想法取決於兩個問題;男性雜誌的論述與大多數人會接受的敵意性別歧視之間是否存在重疊?當這些內容似乎來自男性雜誌時,年輕人是否更容易接受?這兩項研究都對映到這些目標。在一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年輕女性和男性無法檢測出引文的來源是來自被判犯有強姦罪的人的訪談還是男性雜誌。在另一項研究中,年輕男性更認同他們認為來自男性雜誌而不是被判犯有強姦罪的人的引文。

JS:當我們談論對照時,我認為心理學研究中良好的實驗設計可能在某些有趣的方面與化學等“硬科學”中良好的實驗設計不同。對於那些對所謂的“硬科學”更熟悉的人來說,對社會科學研究有哪些誤解?在不放棄關於真實世界中人類的問題的情況下,您可以實現什麼樣的實驗嚴謹性?

PH:您是對的,這些科學可能具有不同的本體論,因為心理學是一門人文學科。關於這一點有多種觀點,例如伊恩·哈金 (Ian Hacking) 等學者主張人類科學的獨立本體論,而布魯諾·拉圖爾 (Bruno Latour) 等更後現代的作者則反對區分人類和事物。總的來說,我不太願意用“硬度”的比喻來描述科學之間的差異,因為這個術語帶有暗示。首先,心理學是一門潛在的反思性科學,它研究人,由人進行,其特點是哲學家伊恩·哈金所說的“迴圈效應”;人們的思想、情感和行為本身會受到關於他們的心理學理論的影響。其次,心理學中的測量更多地依賴於標準化和相對判斷(例如,在智商測試或問卷調查中的 7 點李克特量表中)。第三,福柯的論點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即“心理學科”經常被國家利用,將人劃分為“正常”和“異常”的人,因此不同的人可能會受到非常不同的待遇,而不會冒犯平均主義意識形態。臨床心理學和測試的大部分都採取這種形式。

心理學的批評者常常止步於此。透過這樣做,他們忽視了心理學中產生知識的豐富傳統,這種知識透過暗示“正常”和“異常”之間的區別並不像常識所暗示的那樣牢固,從而擾亂了正常化的形式。這一傳統的研究可能包括伊芙琳·胡克 (Evelyn Hooker) (1957) 的論證——在同性戀被認為是精神疾病的黑暗時代——同性戀和異性戀男性對人格測驗的反應沒有差異。人們還可以包括大衛·羅森漢 (David Rosenhan) (1973) 的研究,其中普通人設法欺騙精神科醫生,讓他們認為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第三個例子可能是刻板印象威脅研究(例如,克勞德·斯蒂爾和約書亞·阿隆森,1995),該研究表明,非裔美國人在某些標準化測試中表現不佳,反映的不是真正的能力,而是測試條件引入的情境限制。與這些研究一樣,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擾亂人們對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的人與人之間差異的認識。特別是,我們希望人們重新考慮他們對他們認為的“極端”性別歧視——導致監禁——和“正常”性別歧視的認識,這對於年輕人來說現在是很典型的消費。我敦促心理學的學術批評家——特別是那些關注心理學與福柯式紀律權力以及更普遍的國家權力同謀的批評家——發展更多能夠解釋此類實證研究的批評。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實證心理學中的“嚴謹性”一直以測量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語言組織起來(Cronbach & Meehl, 1955)。心理學家也傾向於成為波普爾主義者,他們構建“可證偽”的理論,並使用費舍爾推論統計來構建提供證偽可能性的實驗。然而,由於三個原因,學科中的推論規範正在發生變化。首先,神經科學的興起導致了一種更具歸納性的推論形式,其中對映和定位在科學解釋中起著更大的作用。其次,社會心理學家越來越多地參與結構方程建模,並提供社會過程的證實性模型。第三,心理學領域正在進行“統計改革”,從統計顯著性檢驗的儀式轉向透過報告置信區間、效應量和精確顯著性值來提高變異性的透明度。請參閱 Spellman (2012) 以瞭解最近關於心理學科學寫作型別中圍繞保留心理學科學的嚴謹性和現實性而發生的事情的討論。

JS:在閱讀論文時,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已經開發出用於衡量性別歧視程度的工具。這些衡量標準在研究心理學家社群中是否被廣泛接受?(我猜如果公眾甚至知道它們,它們會在某些方面引起相當大的爭議……也許正是那些居民會在這些衡量標準上獲得高分的方面!)

我們使用了兩種成熟的衡量標準;矛盾性別歧視量表和 AMMSA,以及我們為研究自己開發的男性雜誌認可度量表。我們描述了其他研究人員先前使用這些量表檢查個體在對性暴力小插曲的反應差異方面的部分發現。我們對我們自己開發的衡量標準更有信心,因為它與其他所有性別歧視衡量標準高度相關,並且因為它與男性對來自強姦犯和男性雜誌的引文的認同度高度相關。換句話說,我們遵循了李·克朗巴赫、保羅·米爾和唐納德·坎貝爾等心理學家建立和發展實證量表的“建構效度”的邏輯。

* * * * *

明天,在彼得·赫加蒂訪談的第二部分中,我們將討論大學生作為心理學研究物件的 WEIRD 性、如何從描述轉向處方,以及科學家在 Twitter 時代與媒體談論他們的研究是什麼樣的。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Cronbach, L. J., & Meehl, P. E. (1955). 建構效度在心理測驗中。《心理學公報》,52, 281-302。

Coy, M., & Horvath, M.A.H. (2011).“男性雜誌”、年輕男性對女性的態度以及對性侵犯神話的接受。《女權主義與心理學》,21, 144-150。

Foucault, M. (1978). 《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艾倫·謝里丹譯。紐約,蘭登書屋。

Hacking, I. (1995). 人類種類的迴圈效應。在丹·斯珀伯、大衛·普雷馬克和安·詹姆斯·普雷馬克(編),《因果認知:多學科辯論》(第 351-383 頁)。英國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

Hegarty, P., & Buechel C (2011) “'直男希望女同性戀是什麼樣的':關於 FHM 和異性戀男性對女同性戀態度的社會化”。Sage 出版社《女權主義與心理學》,21, 240-247。

Hooker, E. (1957). 男性公開同性戀者的適應。《投射技術雜誌》,21, 18-31。

Horvath, M.A.H., Hegarty, P., Tyler, S. & Mansfield, S. (2011).“派對結束時亮燈”:男性雜誌是否正在使危險的性別歧視成為主流?《英國心理學雜誌》。可從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2044-8295.2011.02086.x/abstract 獲取

Latour, B. (1993). 《我們從未現代過》。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大學出版社。

Rosenhan, D.L. (1973). 在精神病院裡保持理智。《科學》,179, 250-258。

Spellman, B.A. (2012). 特別部分導言:資料,無處不在的資料……尤其是在我的檔案櫃裡。《心理學科學展望》,7, 58-59。

Steele, C., & Aronson, J. (1995). 刻板印象威脅與非裔美國人的智力測驗表現。《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69, 797-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