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作為背景,這些思考源於在2014年ScienceOnline Together大會上關於“如何在線上交流所需的簡潔性中傳達不確定性”的精彩會議。會議的兩位參與者使用了 Storify 來收集討論的推文(這裡和這裡)。
大約一個月後,這與其說是回答會議主題的問題,不如說是讓你窺視我對科學和不確定性的思考。這也許是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期望。
人類對不確定性感到不適,至少在那些我們注意到它並且必須做出有實際價值而非娛樂價值的決策的時刻。我們寧願擁有確定性,因為這樣更容易制定不會受挫的計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科學(可能)是對我們渴望更多確定性的回應。尋找自然現象的自然解釋,在我們經驗中尋找穩定的模式,讓我們能夠掌控我們的世界,並期望從世界中獲得比 *“今天神情不好”* 這樣的說法更少變幻莫測的東西。
但科學方法不是魔法。它是一種工具,根據人類用我們容易出錯的人類感官所做的觀察,得出對已發生的事情的解釋,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的預測。
那些人類感官的易錯性(加上諸如你是否清醒而非做夢的不確定性)(可能)是哲學家勒內·笛卡爾在他著名的《沉思錄》中的驅動力,這項工作得出了結論“我思故我在”,並提出了對一位不是騙子的上帝存在的兩種證明。笛卡爾在這裡不是在追求神學專案。相反,他試圖解釋經驗科學——依賴於易錯的人類用他們易錯的感官所做的各種觀察——如何可能構建可靠的知識。為了將經驗科學置於堅實的基礎上,他進行了他的“懷疑方法”,以找到一些可以立足的堅實的地方,一些無可懷疑的東西。那東西就是 *“我思故我在”* ——換句話說,如果我在這裡懷疑我的經驗是否可靠,我是否清醒而不是做夢,我是人類而不是一個缸中之腦,我至少可以確定存在一個正在懷疑的思維實體。
從這個無可懷疑的事實出發,笛卡爾試圖從懷疑的深淵中爬出來,並弄清我們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我們的感官(以及我們的感官可能誤導我們的方式)。這涉及到對一位不是騙子的上帝存在的兩種證明,以及關於心靈和大腦相互交流的整個複雜故事(透過我們的松果體搖擺)——也就是說,它並非完全令人信服。儘管如此,這一切都是為了從我們的經驗科學中獲得更多的確定性。
確定性及其侷限性是另一部哲學作品的核心, *“歸納問題”*,這部作品與大衛·休謨關係最為密切。這裡的問題在於我們基本無法確定我們迄今為止觀察到的世界將可靠地指導我們 *尚未* 觀察到的東西,未來將像過去一樣。觀察到一百隻、一千隻或一百萬只黑色的烏鴉不足以讓我們絕對肯定地得出結論,我們尚未觀察到的烏鴉也必須是黑色的。僅僅因為太陽今天升起,昨天升起,並且在有記錄的人類歷史中每天都升起,並不能保證它明天也會升起。
但是,當休謨指出我們在任何特定時刻從觀察中得出確定結論的侷限性時——這些侷限性促使卡爾·波普爾斷言,科學態度是試圖證明假設錯誤而不是尋求支援——他也承認我們幾乎無法抗拒地 *相信* 未來會像過去一樣,我們迄今為止的經驗模式會在世界中仍然等待我們去體驗的部分中重複出現。邏輯無法保證這些模式會持續存在,但我們的期望(尤其是在我們有大量非常一致的觀察的情況下) *感覺* 就像確定性。
科學家們受過訓練,能夠認識到他們在得出結論、提供解釋、做出預測時所具有的確定性的侷限性。他們正式有責任承認他們的知識主張是暫定的,可能會根據進一步的資訊進行更新。
這種在承認仔細觀察和邏輯推理所保證的極限時所表現出的謹慎,可能會讓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痴迷於不確定性的人覺得科學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並不意味著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
那些以公認的不確定性為由駁斥科學知識主張的非科學家忘記的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做出決策是人類的狀況。我們一直在這樣做。如果我們不這樣做,我們就根本不會做出任何決定(否則我們就會在自己對未來的清晰程度方面生活在一個持續的謊言中)。
奇怪的是,我們似乎很難將我們對日常不確定性的日常實用主義,與我們對科學家在我們分享給我們的知識中標記的不確定性的懷疑相協調。也許我們正在從將科學知識視為可靠的觀點轉變為要求它是完美的。或者,也許我們只是不太反思自己在日常決策中輕鬆駕馭不確定性的能力。
當我的“科學倫理”學生們研究倫理案例研究時,我親眼看到了這一點。起初,他們被缺失的細節嚇壞了,關於如果主角做X或她做Y會發生什麼的次完美資訊讓他們感到困惑。 *如果我們不能確定這些潛在的結果,我們如何才能就主角應該做什麼做出好的決定?*
我對他們的回答是: *就像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做的那樣,我們無法更確定地看到現實生活的未來。*
當我們的決策涉及更多利害關係時,我們更可能注意到那些為決策提供資訊的資訊中的缺口,以及我們所決定之後的潛在結果中固有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永遠不會有完美的資訊,科學家也不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決策毫無希望,只是意味著我們需要習慣於在擁有的確定性下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