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狗狗會看著我們,沒錯。它們看著我們是為了食物、關注、扔球,等等。
但是,狗狗還有另一種觀察方式,這為我們瞭解狗狗的思想提供了一個視窗。這就是“觀察時間”。
“觀察時間”顧名思義——是指花在看某個事物上的時間量。觀察時間通常用於衡量受試者如何感知或解讀事物,許多物種——包括我們自己——都參與過觀察時間的研究。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當今世界中正在塑造我們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一些實驗範例中,長時間的觀察表示違反預期,類似於我們都熟悉的“等等,這是怎麼回事?”的第二次反應。2009年,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報告說,當一匹馬看到一個同伴消失在障礙物後面時,如果它們聽到的是從另一匹馬消失的地方傳來*不同*同伴的叫聲,那麼這匹馬的觀察時間會更長(“我剛剛看到喬走過去了,那比利怎麼會在那裡發出聲音?我沒看到比利走過去。奇怪。”)。但是,當播放剛剛走過去的馬的叫聲時,馬的觀察時間不會更長,因為嘿,喬剛剛走過去,那是喬在發出一些聲音。好樣的喬。
稍微調整一下範例,長時間的觀察則表明一致性或匹配,即識別出兩個事物是相似的。2003年的一項《自然》研究向恆河猴展示了並排的影片片段,其中一隻猴子展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視覺展示;一種是“咕咕”臉(與友好的聲音聯絡在一起),另一種是“威脅”臉(與威脅性的聲音聯絡在一起)。當影片片段與“咕咕”聲或威脅聲的音訊回放配對時,猴子會*更長時間地觀察*與播放的聲音*相匹配*的面部:播放“咕咕”聲,猴子會更長時間地觀察“咕咕”臉;播放威脅聲,猴子會更傾向於觀察威脅臉。研究人員將這種多感官整合描述為“動物聲音交流系統中首次證明的視聽整合”。
圖1來自 Ghazanfar 和 Logothetis (2003)。a,發出“咕咕”(左)和威脅(右)叫聲時面部表情的影片幀。b,“咕咕”和威脅性聲音的示波圖(頂部)和頻譜圖(底部):咕咕聲長而有音調;威脅聲短而脈動且嘈雜
現在回到我們的好朋友和專業凝視者——家犬。它們的長時間凝視告訴我們它們知道和理解什麼?
在最近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的一篇文章中,來自林肯大學和聖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跨模式偏好觀察測試來檢視狗狗是否可以將與情緒相關的視覺和聽覺線索整合起來,即積極(快樂/好玩)和消極(憤怒/具有攻擊性)。在這項研究中,狗狗同時看到了兩張圖片——一張快樂的狗臉(嘴巴放鬆,張開),和一張有攻擊性的狗臉(嘴巴向前呈c形彎曲,眉毛緊鎖,耳朵向前)。*與恆河猴的研究類似,這些視覺影像與快樂的狗叫聲或具有攻擊性的叫聲配對,以觀察狗狗會看向哪裡。
圖 1 修改自 Albuquerque 等人 (2016)。狗的嬉戲和攻擊性以及相應的聲音
狗狗的表現和恆河猴一樣!在 67% 的試驗中,狗狗會更長時間地觀察一致的面部,即與聲音相匹配的表情。當涉及到快樂和憤怒的狗臉——以及它們相應的聲音時,本研究中的狗狗整合了一致的訊號。
當面對一隻富有表現力的狗(如上面研究中的那隻)時,跨模式整合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一隻狗與潛在的表達能力較弱的犬科動物成員配對,會發生什麼呢?面對 Facebook 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普利犬 Beast,其他狗狗是否會更難整合視覺和聽覺資訊(你知道,在它們四處嗅探以解決狗還是拖把的問題之後)?
或者像巴哥犬、北京犬或法國鬥牛犬這樣的短頭犬怎麼樣?與具有長而明顯的口吻的長頭犬或中頭犬不同,短頭犬“以極寬的顱底和短口吻為特徵”(Case,1999)。狗狗是否能夠輕易識別出那些交流訊號可能偏離經典犬科動物情緒表達的狗狗的情緒表達(然後整合相應的聲音)?
*有關犬類肢體語言的更多資訊,請參見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網站。
參考文獻
Albuquerque N, Guo K, Wilkinson A, Savalli C, Otta E, Mills D. 2016. 狗狗識別狗和人類的情緒。《生物學快報》12:20150883。
Case L. 1999. 狗:行為、營養和健康。Wiley-Blackwell;第二版
Ghazanfar AA, Logothetic, NK. 2003. 神經感知:與猴叫聲相關的面部表情。《自然》簡要通訊 423, 937—938。
Proops L, McComb K, Reby D. 2009. 家馬 (Equus caballus) 的跨模式個體識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105, 94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