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們很樂意告訴你,每隻狗都可以在每個家庭中茁壯成長,但事實是,無論你做什麼,有時狗和家庭都不合適。”
~ 帕特里夏·麥康奈爾和凱倫·倫敦,《愛沒有年齡限制:歡迎領養的狗進入你的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的第一隻狗白蘭地來自動物收容所。雖然我有一個關於她在我之前的生活的故事,但我真的不知道她是流浪狗還是在我之前有另一個家。也許你放棄過一隻狗。也許你認識的人放棄過。也許你和一隻曾經住在別處的狗一起生活。伴侶動物的遺棄是真實存在的,但這種現實並沒有被充分理解。現在,在世界各地人民的幫助下,科學家們希望改變這種狀況。
今天我們關注狗的遺棄,“自願放棄或將寵物狗交給另一個人、團體或組織”。遺棄是許多伴侶動物生命故事的一部分,其原因可能很複雜且具有個人性。內疚、羞恥或尷尬的感覺可能會困擾那些放棄寵物的人。有些人可能會感到憤怒,另一些人則感到矛盾或困惑。有些人可能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信心。瞭解伴侶犬遺棄的探索仍在繼續。
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SPCA)估計,每年大約有 760 萬隻狗和貓作為流浪動物或主人遺棄物進入美國動物收容所。但這些估計只是故事的一部分;這些估計只關注美國,並不全面反映全球現象。此外,這些估計不包括伴侶動物遺棄的總體情況,其中還包括人們將寵物交給動物收容所以外的團體或組織——例如救援組織或寄養組織——或者人們將寵物遺棄給另一個人。
林肯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一項關於導致人們遺棄寵物狗的因素的國際線上調查。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曾經放棄過伴侶犬,研究人員希望您能參與。
林肯大學的博士生凱倫·格里芬,動物行為認知與福利團隊(Twitter),正在領導這項線上調查。她解釋說:“寵物犬的遺棄是一個迄今為止學術研究相當有限的主題,很可能是因為其敏感和情感性質。” 透過這項國際調查,格里芬希望瞭解“導致寵物犬留在家庭中的因素以及導致寵物犬被遺棄的因素”。
格里芬的線上調查與早期調查寵物犬遺棄的研究不同。許多研究是面對面的訪談或問卷調查,重點關注那些正在將寵物遺棄給動物收容所的主人。訪談通常在遺棄時進行——這是一個可能情緒激動的時刻——有些人因其激動不安的狀態而未接受訪談。此外,回答可能會因遺棄行為而產生偏差。例如,Zazie Todd(Twitter),她維護著伴侶動物心理學部落格,回顧了 2013 年一項關於人們為何將狗遺棄給動物收容所的研究。在該研究中,實驗人員採訪了將狗送到收容所遺棄或在收容所為狗接種疫苗的主人。在她的報道中,Todd 解釋說,並非所有主人都被實驗人員接近以參與調查:“有些人沒有被接近參與,因為他們的狗似乎具有攻擊性,實驗人員將不得不抱著它們,而主人則完成問卷。此外,如果遺棄的主人看起來特別沮喪或要求對狗實施安樂死,他們就不會被要求參與,以免加劇他們的痛苦。這可能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線上調查是一種潛在的侵入性較小的方式來探索困難或情感負載的話題。任何自願放棄狗的人都可以在他們自己的時間內參與這項15-20 分鐘的調查,並分享可能難以在當時分享的細節。與之前的研究一樣,該調查可以覆蓋不同地點(如城市、農村和郊區)的人,並且該調查還可以吸引國際回應。
目前的調查也更廣泛,因為它旨在收集不僅來自將寵物狗遺棄給動物收容所的人的反饋,還來自任何自願將狗遺棄給另一個人或組織的人的反饋。
格里芬和她的同事們希望更深入地瞭解狗遺棄背後的因素。正如格里芬解釋的那樣,“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狗主人的靜態描述上——例如家庭規模和結構、居住安排以及就業型別——所有這些都容易在狗處於[家庭]環境期間發生變化。這些方面的變化通常被認為是寵物犬遺棄的風險因素。然而,它們並非不可避免地導致遺棄,因此這項研究假設還有其他原因在起作用。”
我問格里芬,她是否認為人們難以公開討論遺棄伴侶犬,以及她是否認為這與社會汙名有關。她的回答提醒我,這種現象可能比我想象的更復雜。
“是的,我認為對於任何曾經放棄過狗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話題。雖然我相信這與一定的社會汙名有關,但我認為這不是它成為敏感話題的唯一原因。我認為圍繞遺棄的情況本身可能很困難或痛苦(例如,離婚),因此重溫這件事可能很困難。我也認為它可能充滿了特別具有挑戰性的情緒,如後悔、羞恥或內疚;人們可能會感到這種情緒,即使遺棄是自願的。我認為社會汙名加強了這些負面情緒。
“目標絕不是進行任何評判。多年前,早在狗成為我的研究或職業領域之前,我就放棄了一隻狗。我仍然充滿內疚和羞恥;這是我生命中非常黑暗的事件,如果被問及,我當然不渴望重溫,所以我完全理解我要求其他人做同樣的事情是很多。我真誠地希望任何選擇參與的人都將理解,透過更多的研究和對這個主題的更深入瞭解可以獲得的好處。”
現在輪到你了:如果您出於任何原因自願將狗遺棄給另一個人、團體或組織,請為這項研究做出貢獻。
狗遺棄調查
調查:https://lincolnpsych.eu.qualtrics.com/SE/?SID=SV_cRN3xLPP8XPSk1n
完成時間:大約 15 - 20 分鐘
完成日期:2015 年 1 月 31 日
Twitter:@ABCWelfare
聯絡方式:凱倫·格里芬,kgriffin@lincoln.ac.uk
林肯大學,動物行為認知與福利
------
圖片:Eric Osmundson 透過 Flickr 知識共享。
參考文獻
Kwan J.Y. (2013). 主人依戀和與狗的遺棄和訓練技術相關的問題行為,《應用動物福利科學雜誌》,16 (2) 168-183。DOI:http://dx.doi.org/10.1080/10888705.2013.768923
McConnell, P.B. & Karen B. London (2011). 愛沒有年齡限制:歡迎領養的狗進入你的家。威斯康星州黑土。麥康奈爾出版社有限公司。
Salman M.D., Jr., Janet M. Scarlett, Philip H. Kass, Rebecca Ruch-Gallie & Suzanne Hetts (1998). 與美國 12 個精選動物收容所的狗和貓的遺棄相關的人和動物因素,《應用動物福利科學雜誌》,1 (3) 207-226。DOI:http://dx.doi.org/10.1207/s15327604jaws0103_2
Scarlett J.M., John G. New, Jr. & Philip H. Kass (1999). 美國動物收容所伴侶動物遺棄的原因:精選的健康和個人問題,《應用動物福利科學雜誌》,2 (1) 41-57。DOI:http://dx.doi.org/10.1207/s15327604jaws0201_4
Todd, Z. (2013). 為什麼人們將狗遺棄給動物收容所? 伴侶動物心理學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