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僅反映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注意到一個趨勢。
並非所有人都想要別人對最新犬類科學研究的解讀。“我想親自檢視研究的方法,研究是如何進行的,以及在得出任何結論之前研究物件是誰,”我在 Facebook 上一次又一次地看到這樣的說法。
好訊息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訪問原始研究文章,例如檢視文章是否釋出在研究人員的網站上(有時是這樣,例如這裡和這裡),或者透過電子郵件聯絡通訊作者索取副本。而且越來越多以犬類為重點的研究出現在開放獲取期刊上,例如PLoS ONE、Frontiers和Animals等。有時,即使研究發表在通常需要付費才能訪問的期刊上,也可以開放獲取。例如,最近關於狗“內疚表情”的研究,我在上週的帖子中報道過,可以透過訂閱式期刊《應用動物行為學》開放獲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還有專題特刊,例如“犬類行為新方向”,這是《行為過程》的專題特刊,其中 15 篇文章可透過免費促銷訪問至 2016 年 1 月。立即下載,隨時檢視!本專題特刊收錄了關於廣泛主題的文章,例如狗的玩耍和玩耍行為、自我調節、幼狼對人類的依戀、幼犬性格測試、犬科動物的行為序列、與氣味相關的大腦活動、工作犬福利、狗對人類情感的反應等等。我在本期中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了公民科學在不斷發展的犬類科學領域中的作用——我的合著者是 Eleanor Spicer Rice,她還是藝術啟發科學部落格 Buzz Hoot Roar 的幕後推手(該部落格的優秀文章例如“蜘蛛沒有咬你”)。
對於像我這樣的通才(右圖捕捉了通才的典型興奮),專題特刊是最好的;在一個方便的位置有很多不同的主題!我最近聯絡了專題特刊“犬類行為新方向”的客座編輯 Monique Udell,以及俄勒岡州立大學人與動物互動實驗室的負責人,以瞭解更多關於該特刊的資訊以及她對犬類科學未來的看法。作為額外的獎勵,她還分享了研究狗對她的影響。
朱莉·海cht,《狗間諜》(Hecht):在 2016 年 1 月之前,任何人都可以訪問《行為過程》的專題特刊“犬類行為新方向”。您希望愛狗人士從中獲得什麼?
莫妮克·尤德爾(Udell):我認為關於狗和犬科動物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應該讓學術界和非學術界人士都感到興奮。狗主人和那些與狗一起工作的人將有機會了解關於這個物種——及其近親——的新事物,包括它們如何感知人類,它們如何學習和解決問題,以及玩耍行為可能意味著什麼。
本期還提供了一個瞭解科學過程的視窗——讀者可以瞭解科學思想如何隨時間變化,我們需要更多研究的領域(例如福利和犬類行為評估),甚至他們將來如何能夠參與進來——特別是對於犬類研究中的公民科學的新機會!
海cht:隨著犬類科學領域的發展,您希望研究人員更多關注哪些主題?
尤德爾:我認為很多人將繼續對寵物家犬的社會行為感興趣,並且在這個領域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研究要做。但是,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獨立犬類解決問題的研究,以及更多關於寵物家犬以外的種群(甚至物種)的研究。本專題特刊的文章討論了工作犬、實驗室飼養的狗、收容所的狗以及郊狼、狐狸和狼的行為,以及伴侶犬的行為。為了充分欣賞和理解我們共同生活的狗的品質,我們必須更好地瞭解世界各地不同環境和生態位中存在的狗的行為。
海cht:研究經常發現狗對人類的反應非常靈敏,但本專題特刊的文章強調,在解讀人類行為方面,狗並非總是成功。
尤德爾:毫無疑問,狗非常擅長與人類一起生活並圍繞人類生活,並且對人類行為非常敏感。然而,關於這方面“失敗”的科學報告與成功報告同樣重要。它們提醒我們,即使狗天生是驚人的靈活和社交動物,它們的環境和生活經歷對於評估個體狗將與人類建立什麼樣的關係至關重要。野狗和寵物狗可能對人類行為的反應同樣靈敏,但一隻狗可能會透過逃跑來回應注意力的訊號,而另一隻狗可能會將相同的人類訊號用作接近、玩耍甚至乞討的線索。
狗並非預先設定以一種方式回應人類,甚至愛人類;雖然它們天生就具有形成這種聯絡的能力,但這種能力必須得到培養。在許多情況下,狗對我們行為的不同行為反應與我們自身以及我們可能飼養這些動物的環境有關,與狗本身有關——我們在塑造它們的行為和認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關係的產物是一件令人著迷的事情,本期中的許多文章都關注進化、環境和生活經驗相遇的重要場所。
海cht:您在這個領域工作多年了;由於研究狗,您是否將一些東西融入到您與狗的生活中?
尤德爾:我與狗相處的時間越長,我就越欣賞它們的適應性。每隻狗都不僅僅是一隻犬科動物,不僅僅是一個品種——它是一個個體。我的工作使我能夠將我對犬類行為的普遍瞭解與對環境和終生經驗重要性的理解結合起來,因此我相信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尊重和欣賞狗作為一個物種,以及狗與人類的關係。令人驚歎的是,我們中有多少人可以感覺到狗屬於我們的家,以至於我們將它們視為我們家庭的成員——然而,狗也可以在不同的家庭、垃圾場、作為食腐動物、作為工作動物中茁壯成長,在那裡它們也可以茁壯成長。
我的經驗和研究也讓我對狗——包括我自己的狗——做出不符合人類標準的意外或不當行為時,更加耐心和理解。當我們退後一步,認識到狗每天都在適應並學會與我們一起茁壯成長的多種方式時,這也可能激勵我們找到更多方法讓狗在適當的環境中表達其自然的運動模式、解決問題的技能和獨特的行為,而不是試圖壓制它們。對於狗來說,絕對沒有一種尺寸適合所有狗,而這種社交靈活性很可能就是我們愛它們的一個關鍵原因。
~ ~ ~
檢視整個專題特刊“犬類行為新方向”,可透過免費促銷訪問至 2016 年 1 月。立即下載,隨時檢視!
圖片:跳躍的狗影子,來自 Flickr Creative Commons 許可。
“犬類行為新方向”研究報道
Hecht, J. 2015. 狗在玩耍時翻滾是一種戰鬥策略,而不是屈服。《大眾科學》
Lazarowski, L. 2015. 狗如何理解要點:是什麼使犬科動物能夠解讀人類手勢?你相信狗嗎?
McConnell, P. 2015. 犬類行為新方向。《另一條皮帶的末端》
Todd, Z. 2015. 狗更喜歡撫摸還是讚揚?伴侶動物心理學
Todd, Z. 2015. 我們如何改進工作犬計劃?伴侶動物心理學
Todd, Z. 2015. 工作犬福利:與米婭·科布的對話。伴侶動物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