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不幸的是,這是真的。我會解釋。
狗被訓練來嗅出很多東西,其中一些“東西”是人類遺骸。人類遺骸,除了那些在墓地裡的,通常不會在露天;有人不想讓它們被發現,或者發生了意外。但是帶上你自己的史酷比來處理案件,你可能還有一線希望。
但是狗是如何進入探測模式的呢?訓練可以採取多種不同的形式,但通常,訓練員會向狗展示目標氣味(感興趣的氣味)和控制氣味(不感興趣的氣味)。它們被訓練成對目標氣味發出警報,並忽略控制氣味。有時,訓練員會使用氣味檢測板,如下面的那種,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犬中心在訓練狗對卵巢癌發出警報時使用。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訓練狗識別並最終找到特定的氣味,訓練員需要樣本。對於不同型別的癌症,這些樣本可能來自患有目標癌症的人的血液、尿液或組織。但是,如果您正在訓練狗進行人類遺骸探測(值得慶幸的是,給出了聽起來無害的首字母縮寫詞 HRD),您會使用什麼呢?如果您是 HRD 訓犬員,您如何訓練和練習您的狗?您從哪裡獲得您的,嗯,樣本?這是《嗜血法醫》的副業嗎?
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非人類遺骸,只要它們是人類的合適替代品。 Cablk 等人 (2012) 最近的一項研究比較了豬、牛、雞和人類分解組織的化學成分。研究人員正在調查動物和人類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氣味顆粒”。
HRD 領域的重要問題是:當人體分解時會產生哪些 VOC?它們與分解動物組織的 VOC 相似還是不同?識別特定的化合物——及其比例——可能有助於訓練狗,或建立合成訓練樣本。你知道,這樣你就不需要一個裝滿——好吧,你明白我的意思。
在比較分解的動物和人體組織時,結果很明確:“儘管動物和人類遺骸都存在共同的化合物,但每種動物遺骸的 VOC 特徵與人類的 VOC 特徵不同。” 謝天謝地。你不是豬。你也不是牛。但是是的,你有點像雞:“雞和人類樣本的 VOC 特徵最相似,在研究的動物中共享最多的化合物。”
相比之下,豬遺骸中的 VOC 與人類遺骸中發現的 VOC 不太相似。“除了僅共享 30 種人類特有化合物中的 7 種外,還從豬樣本中記錄到另外 9 種獨特的 VOC,這些 VOC 在人類樣本中不存在。”
HRD 訓練員有時使用豬遺骸來訓練狗,但考慮到它們的 VOC 差異,豬遺骸是最佳選擇嗎?最好用人類、合成人類甚至雞遺骸進行訓練嗎?*
我們通常不會將人類與雞混淆,但這種相似性我們就是無法擺脫。看來馬蒂·麥克弗萊是錯的。也許我們是雞。
----
* 如今,用豬遺骸進行訓練已不再是常態。我提到在屍體犬訓練中使用豬遺骸是因為它是 Cablk 研究論文中的一個主要點。完全是在開玩笑關於用雞遺骸進行訓練。隨後的帖子將擴充套件此處提出的問題。
照片: Flickr 上的雞,作者:SMcGarnigle,透過 Creative Commons
參考文獻
Acevedo 等人,2007 年。人體皮膚細胞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生物學研究》,40,347–355。
Cablk 等人,2012 年。分解動物遺骸頂空存在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表徵,並與人類遺骸進行比較。《法醫學國際》,220,118–125。
Hoffman 等人,2009 年。分解人類遺骸頂空存在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表徵。《法醫學國際》,18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