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眾科學》的觀點。
我最早的“成人”禮物之一是《活死人黎明》套裝,所以當我最近往返舊金山的航班上發現自己坐在觀看《殭屍世界大戰》的人們旁邊時,我感到非常高興。在沒有懸念音樂的情況下,從別人的肩膀上方觀看這部電影,幫助我注意到了一些我第一次觀看時(在電影院裡從手指縫裡偷看時)沒有注意到的事情。
(前方劇透預警)
格里·萊恩(皮特飾)和士兵(科特斯飾)及時趕上了離開以色列的飛機。這是最初的平靜時刻之一,乘客們如釋重負,因為他們已經升空,遠離了無法飛行的陸地殭屍(或者他們可以飛嗎?)。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鏡頭切換到一隻狗。一隻小吉娃娃沿著過道小跑,尾巴高高翹起,叫著。狗狗停下來對著一扇關著的門叫,轉頭看看空姐,然後又回頭看那扇關著的門。空姐明白,就像你也會明白一樣,狗狗是在說,雖然沒有說那麼多字,“嘿,女士。你有對生拇指。用它們把這門開啟。”
雖然你可能將這個場景解讀為“不——!門後肯定有殭屍!不!飛機要墜毀了”,但科學家們將此描述為“目光交替”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種透過“吸引和引導觀眾的注意力到特定物體或位置”與他人交流的方式。(Prato-Previde & Marshall-Pescini,2014)。許多研究調查了狗狗何時以及如何使用這種行為。
研究發現,當狗狗面對他們非常想要但又夠不著的東西時——比如一個天知道滾到沙發底下的球——許多狗狗會表現出目光交替,以引導人們的注意力到感興趣的物體上。這就像狗狗用它們的眼睛和身體姿勢來指點。幸運的是,目光交替通常伴隨著大量的吠叫。
《殭屍世界大戰》利用這種眾所周知的行為來推動情節發展。但是《殭屍世界大戰》中呈現的目光交替存在一些缺陷。不僅僅是因為現實世界中沒有殭屍(我希望如此),而是因為狗狗傾向於表現出目光交替來要求他們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為了告知附近的人類他們可能想知道的事情。這是一個微妙但意義重大的區別。一項研究發現,狗狗更傾向於對他們想要的物體表現出目光交替,而不是對人們想要但找不到的東西表現出目光交替。
你可能會爭辯說,狗狗想要殭屍,但與等待球的狗狗不同,《殭屍世界大戰》中的狗狗在殭屍被釋放之前就跑開了,這表明狗狗並不想要殭屍給自己。相反,電影使用狗狗的目光來告知,這並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經常看到的。
~~~~
圖片來源: 狗狗,Perspective blog;殭屍,Hooman's Photostream Flickr creative commons
參考文獻
Kaminski J.、Neumann M.、Bräuer J.、Call J. & Tomasello M. (2011)。犬,家犬,與人類交流以請求而非告知,《動物行為學》,82 (4) 651-658。DOI:10.1016/j.anbehav.2011.06.015
Miklósi A.、Polgárdi R.、Topál J. & Csányi V. (2000)。犬類-人類交流中的有意行為:對犬類“展示”行為的實驗分析,《動物認知》,3 (3) 159-166。DOI:10.1007/s100710000072
Prato-Previde E. & Marshall-Pescini S. (2014)。家犬的社會觀察。載於《家犬的認知和行為:家犬的科學研究Canis familiaris》。編者 Alexandra Horowitz 101-131。DOI:10.1007/978-3-642-53994-7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