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狗狗愛我嗎?

如果說哪一天可以談論狗狗的愛,那麼今天就是那一天。狗狗愛我們嗎?我們怎麼知道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在《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中,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在年初,我問動物行為課的本科生他們希望這學期學到什麼。我們討論了動物行為將涵蓋整個動物界的來龍去脈,但他們又回到了他們真正的問題:“當然,蜜蜂的搖擺舞聽起來很酷,但是我的狗狗愛我嗎?”

我對這個問題並不陌生,也許你也不陌生。當談到狗狗的愛時,會出現兩個陣營:提出問題的人,以及那些想知道為什麼有人會費心問這個地球上最明顯的問題的人。“當然,狗狗愛我們!”在任何討論狗狗愛的文章中,評論員都會尖叫。

今天是情人節。不管是不是商業節日,今天是我們以過度的速度交換心形物體並討論內心問題的一天。如果說哪一天可以談論狗狗的愛,那麼今天就是那一天。狗狗愛我們嗎?我們怎麼知道呢?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看著你
狗狗的愛現在非常流行,催產素(所謂的“愛情激素”)是討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發現,狗和人之間的接觸和身體互動可以增加雙方的催產素水平,狗和它們的主人之間的注視也是如此(但請不要盯著陌生的狗看。這是關於與熟悉的狗的注視)。

但是催產素並不簡單。例如,給母狗注射催產素會導致它們更多地注視主人,但公狗卻不是這樣。另一項研究發現,催產素受體基因的變異與狗對人的行為差異有關,但並不總是在相同的方向上:相同的等位基因在一種品種中與較高的友善度得分相關,但在另一種品種中則與較低的友善度得分相關。雖然催產素可能是討論的一部分,但它絕不是唯一的答案。相反,我把賭注押在行為上。

狗狗是有依戀的
不是透過皮帶或超級魔術貼。自 1998 年以來,我們知道狗對主人的依戀行為與嬰兒和母親之間的依戀行為類似。

嬰兒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所有人(除非你這個孩子把他的父親和父親的同卵雙胞胎搞混了)。依戀關係描述了兩個個體之間持久的親密關係,提供安全感和保障感。它對於依賴他人生存的個體尤其重要。

瑪麗·安斯沃思在 1970 年代開發的陌生情境測試確定了依戀關係的潛在行為(這裡是一個關於她的測試的影片)。在測試中,嬰兒被帶到一個新的地方,並在與母親分離時感到輕微的痛苦。依戀理論表明,在這種情況下,嬰兒會優先回應母親而不是陌生人,這表明他們之間的情感紐帶。

當被帶到一個新的地方並與母親分開時,嬰兒在重聚時會比陌生人尋求更多與母親的接觸,並且當在母親面前而不是在陌生人面前時,他們會表現出安全感和保障感。當母親在場時,嬰兒也更傾向於探索新的物體,這表明母親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基礎,嬰兒可以從中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此後,許多研究讓伴侶犬及其主人經歷了陌生情境測試的修改版本。一次又一次地,狗狗的表現與人類嬰兒不相上下,尋求比陌生人更多的與主人的接觸,當主人離開時更焦慮,並且當主人返回時比陌生人更安定。像嬰兒一樣,當主人在場時,狗狗也更傾向於探索新鮮事物(我在這裡討論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裡)。

讓你的狗在你和其他人之間選擇,你肯定會贏。

收容所的狗狗也表現出對新指定的“主人”的依戀行為,而不是對陌生人的依戀行為。導盲犬也是如此,在與失明的主人安定下來之前,它們與幼犬訓練員和馴養員一起生活。對導盲犬依戀行為的研究得出結論,“反覆的紐帶斷裂不會損害晚年形成依戀關係”。收養一隻年長的狗狗,她會非常愛你。

這一切加起來意味著什麼?我們甚至如何定義“愛”?在韋氏詞典的九個,沒錯,九個關於愛的完整定義中,我被 1a 吸引了。“因親屬關係或人際關係而產生的對另一個人的強烈感情。”雖然狗狗不會用那麼多詞語,但有充分的跡象表明它們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對於那些我聲稱愛的人,我可能會用類似的定義來描述。

我的小狗白蘭地從未參加過陌生情境測試的修改版本,我也不知道我們在睡前互相凝視後她的催產素水平。她在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當時我還沒有聽說過這樣的研究。但我認為她愛我嗎?難道不是隻有一個答案嗎?

 

想要更多?請檢視以下開放獲取文章

Payne 等人。(2015)當前對狗-人二元關係的依戀和紐帶的看法。《心理學研究與行為管理》。

Rehn 等人。(2013)評估陌生情境程式 (SSP) 以評估狗和人之間的紐帶。《PLOS One》。

參考文獻

Ainsworth & Bell (1970) 依戀、探索和分離:以一歲兒童在陌生情境中的行為為例。《兒童發展》。

Gàcsi 等人。(2001)居住在救援中心的成年犬()的依戀行為:形成新的紐帶。《比較心理學雜誌》。

 

Kis 等人。(2004)催產素受體基因多型性與犬類中以人為導向的社會行為有關

(犬)。《PLOS One》。

Nagasawa 等人。(2015)催產素-凝視正反饋迴路和人-狗紐帶的共同進化。《科學》。

Palmer & Custance (2008) 安斯沃思陌生情境程式的平衡版本揭示了狗-人關係中的安全基礎效應。《應用動物行為科學》。

Topál 等人。(1998)狗()的依戀行為:安斯沃思(1969)陌生情境測試的新應用。《比較心理學雜誌》。

Valsecchi 等人。(2001)導盲犬依戀紐帶的發展。《應用動物行為科學》。

圖片:快樂的小盧克!透過 m01229, Flicker 知識共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