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會對錄影指令做出反應嗎?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並非一心想要統治狗狗世界的瘋狂科學家。實際上,想知道狗狗是否會聽從真人大小的影片指令,這個想法完全合情合理。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本文發表於《大眾科學》的前部落格網路,反映了作者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並非一心想要統治狗狗世界的瘋狂科學家。實際上,想知道狗狗是否會聽從真人大小的影片指令,這個想法完全合情合理。

研究非人類動物的研究人員想知道他們感興趣的物種是否會關注人造刺激物——如照片、幻燈片或電影——因為如果一個物種確實關注人造刺激物,你就可以更好地控制刺激物的呈現方式,甚至可以操縱刺激物本身並提出相關問題。

例如,幾年前,維多利亞大學的利弗和雷姆琴調查了斷尾對狗狗之間互動的影響。他們選擇的人造模型:一隻看起來有點像拉布拉多尋回犬的機器狗。在研究過程中,機器狗唯一改變的部分是它的尾巴,尾巴被呈現為長尾或短尾、搖擺或筆直。研究人員探討了真狗是否會接近機器狗以及在哪些條件下會接近。他們的主要發現:在社交溝通方面,狗狗更喜歡其他狗狗有尾巴。您可以點選此處此處檢視利弗和雷姆琴研究的更詳細摘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機器狗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它完全依賴視覺線索,而不是嗅覺線索。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因為狗狗不是靠鼻子驅動的嗎?當然,狗狗非常依賴它們的鼻子,但狗狗和其他物種並不總是需要所有感官通道來感知事物。例如,你可以透過電話聽到一個人的聲音,並知道那是一個人。你甚至可以知道那是特定的人,比如你的母親。你不需要同時看到一個人的照片,或者更具體地說是你媽媽的照片,就能知道發生了什麼。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其他物種。當狗狗看到狗狗的輪廓時,即使沒有嗅覺線索,這個輪廓仍然可能包含一些有意義的“狗狗般”的東西。

這讓我們回到狗狗看電視的話題。2003年,布達佩斯的家庭犬專案的龐格拉茨及其同事著手調查狗狗是否會像關注三維影像(他們面前的真人)一樣關注二維影像(螢幕上的人)。沒有嗅覺線索;只有視覺線索。具體的測試是狗狗是否會在 2D 和 3D 條件下都聽從人的“指向手勢”。

“指向手勢”一定是犬類科學中研究最多的領域之一,因為它與社交性和種間交流(不同物種成員之間的交流)密切相關。我戲稱,每天在世界的某個地方,都會有一位犬類研究員為狗狗指路。許多研究報告稱,狗狗,尤其是伴侶犬,非常擅長跟隨人類的指向手勢去尋找食物,即使控制了氣味線索也是如此。在典型的指向手勢設定中,實驗員會引起狗狗的注意,然後指向他們右側或左側的兩個碗(或罐子)中的一個。然後主人鬆開狗狗,看看狗狗是否會走向剛剛被指到的碗,或者做其他事情,從不動彈到接近另一個碗,再到在房間裡漫步,甚至抓撓(不妨說,研究中的伴侶犬都很有幽默感)。伴侶犬絕大多數都會走向被指到的罐子。

當狗狗在螢幕上看到指向罐子的人的 2D 影像時,它們會怎麼做?研究人員寫道:“[狗狗] 對實驗員指向罐子的投影影像的反應,就好像他本人就在房間裡一樣。” 是的。你的狗狗可以聽從真人大小的電視指令。

但這還不是全部。在最初的研究中,狗狗看到的是即時影片,這允許狗狗和人類投影之間進行反饋。狗狗對預先錄製的、非互動式的、真人大小的影片是否會有相同的反應?在同一研究小組的後續研究中,彼得及其同事將設定更改為可見位移任務,狗狗觀看一個人將物體藏在三個位置之一後面的錄影。然後,狗狗可以選擇接近螢幕正前方放置的三個隱藏位置之一(見上圖)。

與之前的研究一樣,狗狗配合了螢幕上的真人大小的影像,跟隨預先錄製的影片找到了隱藏的物體。本研究中的狗狗只有在影片中引用的位置靠近螢幕時才能找到隱藏的物體。如果狗狗必須走到另一個房間才能找到隱藏的物體,它們的表現就會變差。

研究人員認為,在圖片處理方面,狗狗通常屬於“混淆模式”——這意味著狗狗“對圖片的反應與對真實物體的反應相同”。另一方面,如果狗狗的圖片處理屬於“等效模式”,就像人類和黑猩猩一樣,它們就會“理解圖片是被描繪物體的代表……代表世界中的另一個實體”。如果 2D 影像指的是不立即被識別的事物,那麼在混淆模式下,狗狗將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但處於等效模式的動物可能會認識到影像指的是其他事物。

狗狗有可能透過更多訓練,以等效模式對 2D 影像做出反應。圖片處理的指稱性仍然是犬類研究人員持續關注的課題。我們需要更多瘋狂的科學家來進行研究。

-----

圖片:來自彼得等人 (2013) 的圖 3;Markus, 教育電視臺,透過 Flickr 創意共享。

參考文獻和推薦閱讀

安特恩斯,E. (2013)。狗狗的尾巴和社交訊號:長與短。PLOS 部落格

法戈特 J. & C. 帕隆 (2010)。如何閱讀圖片:來自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經驗教訓,《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107 (2) 519-520。DOI:http://dx.doi.org/10.1073/pnas.0913577107

海克特,J.膚淺。外表並非一切,但它們確實在溝通中發揮作用。《吠叫》,第 71 期:2012 年 9 月/10 月

卡明斯基 J.、約瑟夫·卡爾 & 邁克爾·托馬塞洛 (2009)。家犬理解帶有象徵性符號的人類交流,《發展科學》,12 (6) 831-837。DOI:http://dx.doi.org/10.1111/j.1467-7687.2009.00815.x

利弗 (2008)。犬科動物對遙控真人大小的狗複製品不同尾巴長度的行為反應,《行為》,145 (3) 377-390。DOI:http://dx.doi.org/10.1163/156853908783402894

彼得 A. & 彼得·龐格拉茨 (2013)。家犬(犬科動物)在物體選擇任務中對人類演示者投影影片影像的理解,《動物行為學》,119 (10) 898-906。DOI:http://dx.doi.org/10.1111/eth.12131

龐格拉茨 P.、安塔爾·多卡 & 維爾莫斯·恰尼 (2003)。影片投影的人類影像成功應用於向狗狗發出訊號,《動物行為學》,109 (10) 809-821。DOI:http://dx.doi.org/10.1046/j.0179-1613.2003.00923.x

© .